屏東基督教醫院腹膜透析中心成立16年,患者楊帆遠使用俗稱「洗肚子」的腹膜透析法,照常上班、旅行,走遍10的國家,自行選擇換藥時間地點,快樂生活,甚至「忘記自己是病人」。
64歲的楊帆遠25年前發現腎功能異常,撐了多年,在6年前開始洗腎人生,他害怕挨針,又不想每周跑3次醫院,選擇親自操作的「腹膜透析」洗腎,生活不受影響,照常工作和旅行。
從事房地產業的他,生病後發現人生苦短,展開旅遊生活,從國內玩到國外,與太太一起跟團走過絲路,也行遍歐洲10多個國家。他說,腹膜透析藥水就放在行李箱,每天自行換藥,生活不用被醫院綁住,差點「忘記自己是病人」。
屏基今天慶祝成立腹膜透析中心滿16周年,共協助123位患者採用。4旬的蔡姓腎友每天使用4次腹膜透析,他指出,只要注意手部消毒清潔步驟,避免感染,腹水經導管排出,再將新的藥水引入體內,約20分鐘內可完成。另一名64歲鄭阿姨使用夜間腹膜透析機換液約3個月,白天可照常行動,不需換藥。
腎臟內科主任醫師陳俊全表示,約有9成患者使用血液透析,僅1成患者使用腹膜透析,其實兩者均有健保給付且感染風險相近,選用腹膜透析的患者大多集中在都市,以上班族居多,適合「可自行照顧自己」的患者。
腎臟科主任蕭善良表示,腹膜透析能保留殘餘的腎功能,讓洗腎患者保有正常生活作息品質,也能兼顧家庭和工作,近年來礙於病人對醫院依賴性,害怕自行操作不當,導致無法普及,他希望患者可不受時空限制,擁有快樂生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800x100_udnhealth.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300x135_udnhealt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