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結石的好發季節,尤其是尿路結石,絞痛的感覺跟生孩子一樣令人坐立難安。醫師提醒,多喝水是預防結石的最好方式,若是易長結石的體質,建議控制高草酸或磷酸食物攝取量,如豆製品、深色蔬菜水果外,甚至紅茶、生啤酒、巧克力或礦泉水,都要減少攝取。
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指出,結石形成與個人體質、飲水量、吃的食物以及是否遭到細菌感染有關。夏天排汗量多,若沒有多喝水會導致體內水分不足,結石在體內形成速度變快、時間變短,患者較易出現症狀前來就診。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沈秉慶表示,結石可能會發生在腎、輸尿管、膀胱或是尿道,發生原因與季節、種族、性別、年齡、飲食、生活型態、感染、遺傳、體質皆有關係。通常好發於夏季7、8月,且男性多於女性,30至50歲族群最多。
沈秉慶說,尿路結石症狀可能會有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或不適、頻尿、腸胃症狀,如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會因結石的位置不同,出現的症狀不一。
一般人常認為結石會痛不欲生,陳煜指出,輸尿管管徑約0.5公分,結石若小於0.5公分多喝水通常可自然排出,結石與輸尿管摩擦造成痛感與血尿,但若結石過大卡住輸尿管,反而不痛,但才是真正的危機,可能導致腎水腫,若置之不理可能造成腎臟功能毀損須洗腎。
沈秉慶指出,約8成的結石患者屬草酸或磷酸鈣結石,要限制高草酸食物攝取,如茶、蔬菜水果等;約1成屬尿酸結石,要限制高湯、海鮮與紅肉等攝取;其餘1成屬泌尿道感染造成。
陳煜說,建議每天至少喝水2000至2500cc,若小便顏色過深代表飲水量不夠;此外若屬結石體質,不建議喝地下水或礦泉水,蒸餾水或白開水為佳。
沈秉慶也提醒,當出現結石的常見症狀,或是尿量突然減少、下肢水腫,應儘早就醫治療,以免引發其他更嚴重的併發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