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洗腎患者約7萬5000多人,研究顯示,慢性腎臟病患者約每三位就有一位有憂鬱症狀。腹膜透析腎友協會表示,曾有名60多歲女性病友,因洗腎讓她一度無法面對,輾轉得知協會有合唱團、鼓起勇氣參加,從一開始害羞不敢講話,最後開心參加公演,讓她重拾生活重心、勇敢面對疾病。
台大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不少患者無法接受需長期依靠洗腎,久而久之出現憂鬱情緒。研究顯示,高度憂鬱症狀不僅提高慢性腎臟病患者初次住院風險1.59倍,更會加速病情惡化至末期,或死亡風險達1.66倍。
姜至剛說,臨床常碰到不少患者洗腎時,顯得沉默、不愛講話,甚至不斷要求醫師「可不可以不要洗腎了」,或「可以停止透析嗎?」還有人透露有輕生的念頭,醫護碰到類似狀況,會將患者轉介到身心科接受諮詢、心理治療。
一次洗腎要花三、四小時,心理影響也很大。姜至剛建議,患者可透過每天運動30分鐘,走路或散步都能改善體力,只要體能好、自然比較開朗,也要找個生活重心、享受生活。
曾經洗腎、換腎的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王濋諭表示,因非常了解患者會經歷的心理問題,為幫助患者,今年6月正式成立「腎利知音合唱團」,目前有16名團員,經過近半年的練習及準備,腎友開心參與11月26日的發表會,預定12月20日的會員大會首次成果發表。
王濋諭分享協會有名60多歲婦女,因面臨先生離世及洗腎衝擊,對生命失去鬥志,加上原本較少參加社團活動,生活沒有重心,鼓勵她參加合唱團後,透過同儕相處、練唱,讓她重新找回希望,更開心參與公演。
王濋諭說,成立合唱團是希望藉由歌聲傳遞信心,也透過演出讓其他腎友、家屬了解腎友透過良好治療,仍能擁有樂活人生,未來希望成立更多不同活動、社團,讓更多腎友參與。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