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健康事業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聯合報健康事業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陳秋萍綜合整理】
40歲不到的柳先生,是第二型的糖尿病患者,罹病多年,血糖控制不好,醫師建議可以開始打胰島素,柳先生憂心忡忡的走進衛教室,挨完一針,他驚訝的說:「唉,不痛耶?」
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糖尿病衛教師陳思羽表示,國內病患對注射胰島素比較排斥,總認為是病情嚴重才需要打針,其實相較於藥物控制,注射胰島素對糖尿病情的控制比較有利。
一般糖尿病患為什麼怕注射胰島素?陳思羽感嘆這是國人的糖尿病知識普遍不足造成的。有些病友會說吃藥控制血糖比較安全,最好不要打針,醫師指,某些口服降血糖藥物可刺激細胞製造胰島素,但有些病友服藥一段時間後,胰臟細胞功能漸漸衰退,若身體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降低血糖,就應適時補充,才能及早控制好血糖。陳思羽說,第二型糖尿病若在併用2種以上的口服藥後仍無法控制血糖,那就該改用注射胰島素‧
有些患者因害怕注射而延遲治療時間,造成血糖無法妥善控制,出現併發症後,才願意注射胰島素。其實現在胰島素注射針頭設計非常進步,而且攜帶方便,新型短效預混型胰島素注射用藥,「上餐桌吃飯再打」,15分鐘見效,可及時有效控制進食造成血糖飆高情況。
多年前有醫院引進胰島素幫浦,可全天監控病友的血糖變化,並注射基礎量的胰島素,不僅可以把血糖值控制得更平穩,也可免除天天打針的恐懼。不過因為健保不給付,病友得自費18-32萬。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