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帶狀疱疹該上大醫院嗎?皮膚科醫師教你判斷依據
超過六成 選擇診所就醫
107年因帶狀疱疹在基層診所就醫人次為55萬4477,占總就醫人次89萬2266的62.14%,顯示民眾有帶狀疱疹,多選擇基層診所就醫。全台收治患者最多的十家診所,有六家全年患者人數逾千,超過所有地區醫院及部分區域醫院,甚至與部分醫學中心收治人數相當。
醫學中心以林口長庚排名第一,107年看診人數約4214人,接下來依序為中國附醫的3364人、台大醫院3019人、台中榮總2345人,以及台北榮總2940人。但區域醫院看診人數也不少,例如排行第一的市立聯醫,看診人數3423人,接下來的振興醫院、雙和醫院也各有一千多人。
病灶複雜 大醫院經驗較多
少數基層診所也同時處理帶狀疱疹神經痛,只是案例較少,處理病灶生長於眼部等其他特殊狀況,經驗明顯更少。健保署長李伯璋認為,這樣的就醫趨勢符合分級醫療,多數帶狀疱疹能在基層診所得到很好照顧,除非病灶位置複雜,例如長在眼睛恐傷及眼角膜,有失明風險等,需倚靠醫院的專科照顧。
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也表示,一般皮膚科診所能解決九成以上的皮膚疾病,帶狀疱疹正是其中之一。但若患者本身病況比較複雜,例如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或帶狀疱疹病灶同時長在兩個部位以上,應至規模較大的醫院就醫。
傷口糜爛 住院打抗病毒藥
全年因帶狀疱疹住院人數約9095人,收治人數以台北榮總最多,因帶狀疱疹住院者多為80歲以上,住院科別最多的是感染科,其次是神經科與皮膚科。由於80歲以上長者除了可能有慢性病,免疫力、體力也相對差,可能演變成為重症而需要住院。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教授紀景琪說,需住院者多是瀰漫性帶狀疱疹或是傷口面積較大。如長在眼睛周邊的帶狀疱疹,疹子已經占據額頭的一半以上;有些水泡流湯,身體傷口濕濕爛爛,不利於照顧。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感染醫學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景泰表示,除了皮膚照護問題,也可能是患者無法吞嚥口服抗病毒藥物,只能透過針劑施打,必須住院才能執行。住院通常不會超過五天,若沒有病房,會建議患者每兩天回診一次。
糖尿病患者 容易出現重症
107年帶狀疱疹患者因其他疾病就醫次數,以糖尿病排名第一,總人數約一萬人,其次依序是高血壓性疾病、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急性腎衰竭、急慢性腎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表示,糖尿病屬於免疫機能較差的族群,不只是帶狀疱疹好發族群,若同時有其他的疾病或是傷口,也容易出現重症,甚至可能不斷復發。通常這類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血糖控制不佳」,建議血糖仍需透過藥物以及飲食控制,才能避免其他疾病出現。
分析帶狀疱疹就醫人數最多的月分,105年就診人數最高在8月,最低在2月;106年最高為10月,最低為1月;107年最高為12月,最低為2月。醫界過去常宣導,帶狀疱疹常見於秋冬,天氣變化會影響免疫功能,但近三年健保統計,患者人數最多是八至十二月,一改過去既定印象。
黃毓惠指出,現代人生活受到溫度劇烈變化影響較少,可能因為上班場所多在室內,而公共場所多空調,加上民眾非常關注天氣,據此決定穿著與行動,因此影響變小。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倒插睫毛找醫美「割雙眼皮」? 醫籲術前搞清楚狀況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冬天頭髮易毛躁 改善髮質5訣竅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白髮染黑卻白得更快? 與老化無關!專家曝變白「真相」
打翻熱湯、排氣管燙傷,怎麼辦? 快沖冷水!醫師揭「除疤關鍵時間」
冬天一直用熱水洗手 隨時補充護手霜防龜裂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冬季保養常見「4大地雷」!熱水洗臉、狂補水讓臉更敏感
懶得洗頭用爽身粉去頭皮的油脂,頭髮就乾淨了嗎?當心造成嚴重後果
冬天乾癬就診人數明顯增加?醫:歲末聚餐要小心!
手泡水變皺無傷大雅?更容易感染!醫師曝4可能後果
天冷皮膚爆癢抓不停?醫曝開暖氣但不做一事超NG!
每天掉髮量超過100根是「異常掉髮」 你有落髮困擾嗎?食藥署教你解救落髮危機!
醫病天地/實習前粉瘤突發炎 及時手術復原
襪子穿到鬆垮、破損才汰換?醫師:容易造成腳部老化
肚臍藏污納垢需特別清洗嗎? 醫:用錯方法恐造成可怕下場!
同款洗髮精用太久,毛囊萎縮易禿頭?醫籲挑對成份不必每天洗
乾癬不只是皮膚病,竟是導致35種疾病的健康未爆彈!醫師教簡單判讀嚴重程度
冬天讓乾燥肌脫屑發癢?學櫻花妹保養4招,從卸妝開始
醫病天地/加強保濕 告別秋冬乾燥肌膚
每天化妝怕爛臉?4招養出柔嫩雞蛋肌 選化妝品很重要
「濕敷」保養當道!3種化妝水不適合濕敷,太稠要注意
不是小傷口而已?醫師告訴你為什麼被紙割傷會那麼痛
洗頭次數跟掉髮有關嗎?同一種洗髮精用太久髮質會變差? 錯,皮膚科醫師破解洗髮兩大迷思!
換季掉髮好困擾,是用錯洗髮精惹的禍?! 醫師告訴你洗髮精怎麼選及使用
發病關節腫如麵包淚濕衣衫 乾癬病友苦不為人知
異位性皮膚炎是吃出來的!常吃這些食物會更癢...肉類、香蕉都上榜
換季了!秋冬季節保養4大重點,肌膚保濕更要「保暖」
猜你喜歡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宜蘭2老人睡夢中猝死床上 醫師提醒寒流該注意的事
吃到沒熟的豬肉會怎麼樣? 恐怕不是拉肚子而已!醫曝「驚人下場」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他看牙診療一半臉上被滴「濕黏液體」 真相曝光氣炸了!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吃蔬果助順暢,醫師點名這些水果更難消化
寒流席捲機車通勤族 心臟科醫師透露禦寒小撇步!
常滑手機會讓記憶力衰退? 專家曝「驚人真相」
他停止呼吸心跳近1小時 大千醫護救回彷如重生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回溫隱憂…全台猝死案拉警報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天冷血管緊縮血壓易飆升 慎防5種心血管疾病發作
鍛鍊肌力讓膝關節勇健 簡文仁教你最有效的抗阻力運動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
「酸性體質」不只讓人肥胖,還會加速老化速度 醫師教如何你打造好體質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假性飢餓」 當心掉進越吃越多的陷阱
打玻尿酸、PRP只適合早期關節炎 2招降低膝蓋負擔
倒插睫毛找醫美「割雙眼皮」? 醫籲術前搞清楚狀況
別直衝山頂賞雪 醫:幼童5成會有高山症
巧克力比咳嗽藥水更能止咳?專家教你怎麼吃最有效!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