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突然長出超大紅疹,是所有人的噩夢,一名正值中年的網球男一年前開始胯下搔癢難耐,但因位置太害羞不敢就醫,直到近日下肢莫名水腫、疼痛才到院檢查,醫師發現這一切都是乳房外柏哲氏症引起,更因延誤治療,汗腺細胞已病變癌細胞,甚至癌細胞轉移已經將三分之一脊椎骨吃掉了。
三總皮膚科部主治醫師江建平說,柏哲氏症最初被發現的紅色濕疹樣病灶是長在乳頭及乳暈處,因此被命名為「乳房柏哲氏症」,但隨醫療進步,發現紅疹也會長在皮膚大汗腺較發達部位,如腋下、胯下、生殖器肛門口周圍皮膚,因此,將這類長在乳房以外的疾病稱為「乳房外柏哲氏症」。
江建平進一步說明,因病灶位置私密,許多人會害羞就醫而延誤治療,甚至亂塗類固醇藥物,但非正規治療只會造成紅疹惡化,甚至潰瘍、發炎,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更可能在短短一年內從原位皮膚病變成第四期腺癌,當癌細胞遠端器官轉移仍不積極治療,極可能在半年內被癌症奪走性命。
乳房外柏哲氏症盛行率仍無法被統計,但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是一種易拖延不易察覺、狀似濕疹或股癬的惡性腫瘤,常見症狀如局部搔癢、灼熱、甚至疼痛。
江建平說,日前曾收治一名30至40歲、愛好騎單車的男患者,起初以為搔檔是騎車摩擦導致,自行塗藥超過三個月未改善,就醫發現乳房外柏哲氏症已變成腺癌,所幸及早發現未轉移,手術切除病灶即可。
江建平說,及早發現未轉移的乳房外柏哲氏症,目前可透過手術切除治療,預後良好;若已移轉則需採取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或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標靶藥物,在臨床運用效果良好,同時可能合併雄性激素受體變異,對於具有其變異病人,拮抗雄性激素受體藥物具有控制病情療效。
江建平表示,文獻發現,乳房外柏哲氏症可能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初期外觀特徵呈現單邊紅色濕疹樣病灶,提醒民眾若發現腋下、胯下、生殖器肛門口周圍皮膚有不明紅腫、搔癢痛或傷口久不癒合,症狀超過三個月就應立即至大醫院的皮膚科專科醫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夏天睡覺冷氣怎麼開?教授建議不要定時關機「吹整夜比較好」
‧七旬婦30年來「不出國、買特價品」存下千萬老本卻後悔了
‧80歲男體弱需攙扶「每天加吃5顆常見食物」一個月後大復活能自己走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