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爆疥瘡群聚感染 聞癢色變的疥瘡怎治療和防護?
台中某醫院近日發生院內疥瘡群聚感染,台中市衛生局本月1日接獲通報後,立即啟動疫情調查,經了解本案指標個案為2月16入院,因全身多處傷口至外院就醫診斷為乾癬及牛皮癬,3月21會診皮膚科更改藥物。因症狀持續未改善,4月3經皮膚科診斷為挪威型疥瘡,當下立即採行接觸隔離措施及疥瘡相關感染管制措施。本案共計十多人感染疥瘡,皆已完成治療,病房內其餘醫護接觸者皆已由院方安排完成預防性用藥。感染的十多人裡,有多名護理師,經隔離後已痊癒返院上班,另外其他患者也都無大礙,目前院內未發現新增患者。
小靜是個長期在醫院工作的看護,工作內容就是照顧住院的病人,因為常常需要搬動病人、幫助他們如廁、洗澡,協助翻身、換藥,如果照顧的病人有疥瘡,他們往往是第一個被傳染的人。
我仔細的檢查了小靜身上的皮膚病灶,並沒有看到疥瘡感染的典型病灶,常見的部位像是手掌、手指縫,會接觸到病人的肚子、上手臂,也沒有找到可疑的痕跡。
「今天我沒有看到任何疥瘡感染的證據。」聽我這樣回答,小靜似乎鬆了一口氣。
什麼是疥瘡?
疥瘡是一種經由皮膚接觸、人傳人的疾病,病原體是一種很小的節肢動物,我們叫牠疥蟲;疥蟲會鑽到人的皮膚裡面,爬行、覓食、產卵、孵化,疥蟲的一生都須仰賴人體,蟲體離開人體後,只能存活兩天到三天左右,但是在陰暗、潮溼、涼爽的環境下,蟲體可以存活的時間會跟著延長。
疥蟲在人體皮膚打洞、靠吃我們的皮膚組織維生,因為疥蟲本身以及他的卵、排泄物,會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因而造成奇癢無比的紅疹。
疥瘡如何治療?
疥瘡可以用外用藥物像Permethrin、Lindane、Benzyl Benzoate、Crotamiton來治療,針對傳染性很高的挪威型(結痂型)疥瘡,也有口服藥物Ivermectin可以使用,不論是外用或是口服,投與一次藥物之後,一週後須再重複一次治療,如果認真塗抹、或是確實服藥,超果百分之九十的疥蟲都可以被殺死。
感染疥瘡需要環境消毒
疥瘡治療並不難,難在環境消毒。疥瘡主要經由人與人直接接觸傳染,疥蟲不會跳、不會飛,只會爬,爬行的速度一分鐘大約爬兩公分,因此如果只有短暫的握手,被傳染的機率不高。
然而,除了直接接觸傳染之外,少部份的疥瘡可以經由間接接觸而傳染;身上蟲量很多的患者,包含疥蟲的皮屑如果掉在床單、枕套這些布料上,有可能會因此而間接傳染給下一個接觸的人。
因此家中如果有一個人確定診斷是疥瘡,家中成員無論有沒有症狀,都會建議預防性擦藥,家中的衣物、床單、枕套,也會建議用熱水浸泡(超過60度,持續十分鐘);無法用熱水浸泡的衣物或用品,則用塑膠袋包封好,放在炎熱乾燥的地方,兩週後再取出使用;減少家中雜物堆積,地板、桌面、椅面可以用稀釋的漂白水擦拭。
疥瘡該如何預防
疥瘡的高危險族群是團體生活的軍隊、球隊、監獄、安養中心、護理之家,因此在這些地方生活的成員,是高危險群;而常常需要照顧安養中心住民的醫護人員、從業人員,也是高危險群。
有經驗的醫療從業人員,接新患者時,可以先大略觀察一下患者的手指、手腕、甚至腳趾這些暴露在外面的皮膚,有沒有紅色一顆一顆凸起的丘疹、指甲下方有沒有明顯角化,或是觀察患者,是不是一直在抓癢;接觸到高危險族群時,特別是已經有疥瘡個案的安養中心,都要特別留意,甚至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接觸到高危險族群,請戴手套後再接觸患者皮膚,需要搬動病人時,把一件長袖外套反穿,背面穿到前面、拉鍊開在後面這種方式,讓自己身上會接觸到患者的衣服只有這件反穿的外套,每天回家前把這件外套脫掉,用塑膠袋封好帶走,回家後用超過六十度的熱水浸泡滿十分鐘後,再獨立清潔,隔天再換另一件外套進行隔離。」我這樣教當看護的小靜。
「醫生,如果我還是很怕會被傳到疥瘡,更怕傳染給我的家人,除了預防措施做好之外,我可以直接治療嗎?」小靜很擔心的這樣問我。
「如果真的接觸到疥瘡的患者,當然可以預防性投藥,就像家中成員得疥瘡,家人須一起治療一樣的道理。預防性投藥我會選用外用藥物,不論是Lindane, BB, Permethrin都可以,脖子以下全身都擦過,然而這些外用藥物,難免會有些刺激性、神經毒性的問題,一直反覆的接觸,也需要評估風險。」
「那我到底該怎麼辦呢?」小靜問我。
「平常做好預防的習慣,一旦照顧到可能有疥瘡的患者,請皮膚科醫師確定診斷;你自己也要常常觀察自己的皮膚,真的有可疑的病灶,還是請皮膚科醫師看一下比較放心。」
小靜偶爾還是會來找我,幫忙診斷身上是不是疥瘡,在醫院工作的醫療從業人員,往往都是傳染病的高危險族群,醫療人員常常為了照顧患者,而忘了保護自己,衛生主管機關、病患本人、病患家屬,都應該重視醫療人員的職業安全,主管機關提供診斷以及藥物協助,患者本身及家屬不要隱瞞病情,有任何可疑的皮膚病灶,請找皮膚科醫師確診,疥瘡不難治療,但是有效的防範措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推薦閱讀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
是由衛福部認證的皮膚科專科醫師所組成的學會,希望可以透過提供正確的皮膚疾病以及美容醫學相關的知識給大眾,讓民眾的皮膚更健康,也不會受到不正確資訊的傷害。
【學會網站】:http://www.derma.org.tw/
【學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dermatol/?ref=br_rs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滿身膿疱 突發高燒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 急性發作可望有解
嘴唇旁長小水泡伴隨刺痛感 當心「唇皰疹」可能悄悄找上門!
換季誘發異位性皮膚炎,搔癢抓不停?醫提醒:7類禁忌食物少吃,這樣做有效防復發
早晚溫差大讓皮膚癢?專家教吃5大食物助皮膚保健
被濫用的費洛蒙:標榜含有人類費洛蒙的香水 其實只能吸引到母豬
敷完面膜精華液往身上抹 醫籲2類產品別這麼做!
三溫暖不能助排毒!多數宣稱桑拿有各式益處 基本上都是胡說八道
你有大量掉髮擔心禿頭的困擾嗎?醫師詳解5種落髮類型及原因,圖解一看就懂
威爾史密斯為妻子遭調侃動怒 醫師:掉髮可長回來
威爾史密斯護「落髮」妻揍頒獎人 醫:「這現象」要注意
奧斯卡頒獎,威爾史密斯妻光頭遭揶揄!一夕掉髮禿光一大塊 發生「鬼剃頭」該怎麼辦?
無法靠意志控制的汗水:當你開始滴汗時 代表身體排汗效率不佳
男子全身數十顆隆起物 手術切除多發性脂肪瘤
皮膚反映全身情緒、身體問題!膚色黃中帶黑,腎、肝出問題
熬夜壓力大 年輕人皮蛇發作
痘痘未必是痘痘,「真的痘痘」長這樣!頭頂的亂擠可能產生驚人後遺症
頭皮出油、常出現頭皮屑、甚至頭髮變細...有可能是「掉髮危機」 搶救掉髮留意4大徵兆
混打疫苗別擔心 異膚患者應打好打滿
老人臭不只是衛生問題 醫提醒當心五臟六腑出毛病
型男染燙髮不當引起頭皮腫痛落髮 不可同時須至少隔1周
白頭髮最好別拔!皮膚科醫提醒:小心長不出新髮
小心,你「整組」都老了!名醫揭反應全身老化的皮膚徵兆
天冷容易皮膚癢?醫師詳解好發原因、部位及常見症狀
牛奶、乳製品恐害你長痘痘?名醫揭痤瘡發生原因
膠原蛋白流失、老人斑、長皺紋怎麼辦?醫師詳解皮膚如何變老,傳授4招保養秘訣
出現木偶紋、法令紋怎麼辦?臉部產生紋路原因有哪些?5方法預防紋路形成與加深
身心放鬆可能加劇病情!注意4件事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過好年
蓋棉被、泡熱水後皮膚癢 醫:那是冬季癢
屁股痘痘別亂擠!醫:和臉上的不一樣,6招助改善
手指、腳趾黑點是病毒疣?為什麼會受到感染?醫詳解常見症狀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高齡社會居家透析 生活品質不NG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小孩可愛老公體貼,就不會憂鬱了嗎?高敏兒媽媽的產後憂鬱旅程:新手媽媽,你為何不快樂?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