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陳麗婷】
已經進入夏末,但天氣持續高溫炎熱、紫外線強,皮膚科醫師門診中,曬傷求診患者增加了兩到三成,其中不少是平常很少從事戶外運動的上班族。有醫師近日收治一名26歲女性,利用假日到墾丁海邊玩水,雖然擦了防曬乳,但一整天下來,頸部、背部刺痛、發紅,臉部泛紅、出現熱脹感,就醫發現已是輕微灼傷,還長出小水泡。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夏天紫外線愈來愈毒辣,光抹防曬油還不夠,除了隨時補擦外,最好每曝曬兩小時到陰涼處休息30分鐘,讓皮膚降溫,以免皮膚經曝曬積熱,更容易出現曬傷狀況。
他收治的這名女性,就算擦了防曬,但從上午9時多一直待在戶外,僅中午短暫在海邊帳篷下休息30分鐘,緊接著又踏浪、玩水,晚上就出現皮膚熱痛、起水泡。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表示,很多人以為中南部太陽大、紫外線比北部強,比較容易曬傷,其實長期住中南部的人,可能對紫外線已有一定承受力,只要適度防曬,相對較不易曬傷。
反倒是不少北部民眾對紫外線的承受力較小,尤其是長時間坐在辦公室吹冷氣的上班族,平常很少曬太陽,假日突然爬山、戲水,就很容易曬傷。
趙昭明提醒,不論是否常曬太陽,為了避免曬傷,到戶外最好穿上薄長袖上衣和長褲,並戴帽子遮陽;若是戲水一定要塗防曬乳,尤其大量流汗或玩水後,更要勤快補擦。
至於防曬乳的選擇,趙昭明建議挑選清爽、不油膩的產品,避免造成皮膚負擔;也盡量不要在大太陽下待一整天,應適度休息、讓皮膚降溫。
【2014/09/06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