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 7歲前發病高峰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

根據一項統計,全台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比例約有8%~10%。換句話說,每10位小朋友中就有1位飽受癢癢困擾。

異位性皮膚炎(AD)又稱為異位性濕疹,它是一種慢性、容易反覆發作的疾病,是嬰兒期或兒童期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

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因先天過敏體質承受不了外在環境的刺激而引發,患者的主要特徵為肌膚的防禦功能較弱,無法承受外在環境刺激而產生免疫系統失調。如果家中有過敏的家族史,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的人,就有可能生下異位性皮膚炎寶寶。

醫學期刊更明確指出,三分之一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為聚絲蛋白基因突變而導致天然保濕因子缺乏或含量降低,使得患者皮膚乾燥;乾燥引起的搔癢更加惡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角質層中的神經醯胺1、3型含量大幅減少;皮膚防禦力降低,若是遭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而發炎,則症狀更為嚴重。

常見的過敏原主要來自四方面:食物、黴菌、植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灰塵、塵蹣、狗皮屑、貓皮屑等經由鼻子吸入性過敏原。

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大多在5歲前發病,2~7歲為高峰期,之後逐漸減緩。若病況能獲得良好控制,到青春期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機會可以自行痊癒。

美國針對100位小兒科醫師與100位皮膚科醫師,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方式進行調查,發現加強皮膚保溼是小兒科醫師與皮膚科醫師普遍認為非常重要的第一線治療步驟。

台灣大學皮膚科主治醫師及異位性皮膚炎共識制定召集人朱家瑜醫師建議,與醫師一同擬定良好的治療計畫,才能控制或減輕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擺脫異位性皮膚炎。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異位性皮膚炎 過敏性鼻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