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楊欣潔╱菲律賓報導】
踏進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時間像回到了30年前的台灣,街角一景是老舊的平房和成群的三輪車,頭一轉,映入眼簾的卻是格格不入的現代化高樓,貧富差距顯而易見;另一幕在菲律賓的特殊場景是賣場、旅館、餐廳門前的配槍警衛和重重安檢,彷彿機場出境關口,過了安檢就到了另一個不同的世界。
即便是有再森嚴的把關,將貧民、危險人士隔絕在外,菲國人民卻仍擋不住被公認為世界最致命的動物—蚊子。
人口數是台灣3倍的菲律賓,去年有16萬多位民眾感染登革熱,457人死亡,感染人數是台灣的160多倍。
登革熱除了影響健康,也是東南亞經濟的一大負擔,東南亞國協今年在菲律賓舉辦登革熱防治會議,會中公布最新數據指出,12個東南亞國家平均每年通報290萬例登革熱,5906例死亡,東南亞國家每年因此支出10億美元,超過小兒麻痺、日本腦炎、上呼吸道感染與肝炎。
研究計畫主持人、美國麻州布蘭戴斯大學的衛生政策研究所教授薛博(Donald S.Shepard)表示,因為旅行傳播、氣候變遷、缺乏有效預防工具等因素,全球每年超過1億人感染登革熱,其中50萬人釀成嚴重的登革出血熱,目前登革熱並無治療藥物,只能靠支持性療法,且登革熱有4種型別,若登革熱患者再次感染不同型別病毒,就可能出現登革出血熱。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資料,典型登革熱對生命沒有很大威脅,致死率低於1%,一旦感染過特定型別的登革熱,就會對此終身免疫,但若交叉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熱,出現登革出血熱,死亡率最高可達50%,但若能早期診斷治療,死亡率可降到1%以下。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症狀也不同,登革熱多會出現突然發燒,伴隨著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 關節痛或出疹等情況;而登革出血熱則除了高燒外,同時具有出血傾向、血小板下降以及血漿滲漏,而曾感染登革熱或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等慢性病史或癌症等高危險群,則有更高的死亡率。
【2014-06-26/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