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一名女子在髮際邊緣、手臂及大腿內側陸續出現紅腫,起初以為是一般蚊蟲叮咬,等到紅腫擴散後檢驗發現,竟是台灣特有的革蜱咬人。
這隻直徑只有0.14公分革蜱,造成這名女子全身多處紅腫,女子發現叮咬處有蟲體後,以鑷子夾出送驗,驗出全台第二例革蜱咬人事件;事實上,這名女子的女兒也有相同症狀,推測也是遭到台灣革蜱咬傷。這名女子因警覺性高,以鑷子夾出蟲體送驗,才迅速找出感染源。
台灣革蜱傷人紀錄不多,過去僅花蓮一名60多歲婦女,左眼遭革蜱咬傷出現不明腫塊。除此之外,台灣文獻沒有記載任何咬人紀錄。
全球共有900多種蜱蟲,台灣革蜱是台灣32種蜱蟲中的特有種,這些蜱蟲多數生活於山區,成年蜱蟲主要寄生於野生動物、幼年蜱蟲則可以在囓齒類哺乳動物身上發現。由於這對母女居住於新北市雙溪區郊區,衛生單位懷疑可能是在住家附近郊區遭到咬傷。
嚴重恐短暫性手腳不靈活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究檢驗中心副研究員王錫杰表示,蜱蟲如果沒有帶有病原體,一般吸血後就會離開,但如果身上有病原體,仍可能造成人類感染蜱媒傳染病。
儘管台灣尚未出現蜱媒傳染病的案例,但王錫杰表示,包含中國河南的蜱咬熱、歐美的蜱媒腦炎及斑點熱,都是經由蜱蟲傳染;他說,蜱蟲就算沒有病原體,口器中還是會有毒素,有可能引起蜱麻痺症,導致短暫性的手腳不靈活。
王錫杰表示,台灣蜱蟲會叮咬人類的只有7、8種,目前叮咬紀錄太少,對於台灣蜱蟲帶有甚麼病原體,仍需要持續研究;但他也建議,民眾被蜱蟲或跳蚤叮咬,應避免將蟲體捏碎,否則可能讓蜱蟲體內病原體、毒素擴散。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夏季是蚊蟲活動高峰季節,呼籲民眾出外活動應著長袖衣褲,善用防蚊液,避免到草叢雜生的地方。
‧年輕夫妻買900萬房月付2.5萬貸款 七年後含淚脫手:還是租屋幸福
‧她把家裡「衣物收納箱全丟光」獲4大好處:有益健康又省錢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達到的效果最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