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奕昕/西區報導】
天氣冷颼颼,讓吃火鍋或泡湯燙傷人數暴增,1名癲癇患者疾病發作,被灑出的熱湯燙傷,因不覺疼痛延誤就醫,傷口惡化感染,治療後恐留下疤痕。
患有癲癇症的38歲李小姐,上月跟家人在餐廳吃火鍋,她用碗盛湯時癲癇發作手臂抽動,滾燙熱湯濺出燙傷左前臂,因傷口不太痛,也沒有起水泡,她不以為意,第一時間未沖水就醫。
兩天後巴掌大的傷口惡化,她趕緊到醫院檢查,發現是三度燙傷,傷口呈蜂窩性組織炎,醫師安排她住院施以清創及植皮手術,治療兩周後出院,但可能留下疤痕。
署立台中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曾凱邦說,三度燙傷較嚴重,燒壞痛覺神經末梢,反而不覺得特別疼痛,病人常忽略未就醫,若沒有適當治療,易造成傷口感染,甚至引發敗血症危及生命。
天冷是燙傷高峰期,入冬以來署中收到超過60個案例;1名中年男子攜家帶眷泡湯,在溫泉池中待了1小時,事後皮膚紅腫、起水泡,才發現「泡過頭了」!
曾凱邦指出,泡湯燙傷跟時間有關,50度水溫只要10分鐘就會燙傷,建議泡湯最好分段進行,適時離開休息讓皮膚降溫。
一旦燙傷應「沖脫泡蓋送」就醫,千萬別自行敷藥造成傷口惡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