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皮膚乾燥 洗澡水別太熱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皮膚極乾燥者只能用清水洗澡,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皮膚科醫師王佳珍表示,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也降低,如果油脂補充的速度跟不上流失的速度,皮膚就會變得乾燥、龜裂,而乾燥的情形又以腿部、手和腳這些皮脂腺天生數量較少的部位最為嚴重,手指、腳跟這些角質層較厚的部位甚至可能產生疼痛的深裂。當乾燥越來越嚴重,皮膚會發紅,甚至引起癢感,也就是乾燥性皮膚炎,俗稱「冬季癢」。
皮膚的最表面是角質層,角質層的細胞間有磷脂質,也就是所謂的天然保濕因子,可以鎖住水份,防止皮膚水份喪失。當清潔沐浴的過程洗去一些磷脂質,皮膚的皮脂腺會分泌新的油脂來補充,如果能夠即時補充,皮膚就不會變得乾燥。
如何避免皮膚乾燥,王醫師表示,清潔沐浴不應洗太熱的水,不要洗太久,也盡量不要用太多沐浴乳和肥皂,皮膚極乾燥的人甚至只能用清水洗澡。許多人喜歡在寒冷的天氣泡溫泉驅寒,但是泡溫泉也會使皮膚變得乾燥,應酌量而行。
此外,平時應多塗抹保濕用品做保養,保濕用品依基劑的油水比例不同又可分為乳液、乳霜和油膏,中性肌膚的人使用乳液即可,皮膚極乾燥的人應塗抹油脂含量高的油膏類保濕用品。保濕用品中添加的保濕成份包括石蠟、蜂蠟、礦物油、綿羊油、膽固醇等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油脂,鎖住水份,或是一些可以結合水分子的物質如甘油、尿素、玻尿酸、乳糖酸等,最好是洗澡後馬上擦,效果最好。如果皮膚發紅發癢,就是產生了乾燥性皮膚炎,就要求助皮膚科醫師,開立止癢藥和皮膚炎藥膏。

台灣新生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滿身膿疱 突發高燒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 急性發作可望有解
嘴唇旁長小水泡伴隨刺痛感 當心「唇皰疹」可能悄悄找上門!
換季誘發異位性皮膚炎,搔癢抓不停?醫提醒:7類禁忌食物少吃,這樣做有效防復發
早晚溫差大讓皮膚癢?專家教吃5大食物助皮膚保健
被濫用的費洛蒙:標榜含有人類費洛蒙的香水 其實只能吸引到母豬
敷完面膜精華液往身上抹 醫籲2類產品別這麼做!
三溫暖不能助排毒!多數宣稱桑拿有各式益處 基本上都是胡說八道
你有大量掉髮擔心禿頭的困擾嗎?醫師詳解5種落髮類型及原因,圖解一看就懂
威爾史密斯為妻子遭調侃動怒 醫師:掉髮可長回來
威爾史密斯護「落髮」妻揍頒獎人 醫:「這現象」要注意
奧斯卡頒獎,威爾史密斯妻光頭遭揶揄!一夕掉髮禿光一大塊 發生「鬼剃頭」該怎麼辦?
無法靠意志控制的汗水:當你開始滴汗時 代表身體排汗效率不佳
男子全身數十顆隆起物 手術切除多發性脂肪瘤
皮膚反映全身情緒、身體問題!膚色黃中帶黑,腎、肝出問題
熬夜壓力大 年輕人皮蛇發作
痘痘未必是痘痘,「真的痘痘」長這樣!頭頂的亂擠可能產生驚人後遺症
頭皮出油、常出現頭皮屑、甚至頭髮變細...有可能是「掉髮危機」 搶救掉髮留意4大徵兆
混打疫苗別擔心 異膚患者應打好打滿
老人臭不只是衛生問題 醫提醒當心五臟六腑出毛病
型男染燙髮不當引起頭皮腫痛落髮 不可同時須至少隔1周
白頭髮最好別拔!皮膚科醫提醒:小心長不出新髮
小心,你「整組」都老了!名醫揭反應全身老化的皮膚徵兆
天冷容易皮膚癢?醫師詳解好發原因、部位及常見症狀
牛奶、乳製品恐害你長痘痘?名醫揭痤瘡發生原因
膠原蛋白流失、老人斑、長皺紋怎麼辦?醫師詳解皮膚如何變老,傳授4招保養秘訣
出現木偶紋、法令紋怎麼辦?臉部產生紋路原因有哪些?5方法預防紋路形成與加深
身心放鬆可能加劇病情!注意4件事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過好年
蓋棉被、泡熱水後皮膚癢 醫:那是冬季癢
屁股痘痘別亂擠!醫:和臉上的不一樣,6招助改善
手指、腳趾黑點是病毒疣?為什麼會受到感染?醫詳解常見症狀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