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多歲男子洗腎多年,因為皮膚起疹紅癢難耐就醫,皮膚科檢查是疥瘡,醫師追查他家族狀況,發現全家至少4人有相同症狀,研判平日可能共用同一條浴巾以致疥蟲有機可趁,一人得疥瘡,全家都「中鏢」。
疥瘡是因疥蟲感染而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疥蟲的成蟲僅0.3毫米大小,一般肉眼看不到,一旦寄生到皮膚角質層,會留下蟲卵和糞便,引起皮膚劇癢。
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懿珊收治一名感染疥瘡的年邁洗腎患者,細問共住家人的狀況,除陪病的兒子外,至少4人皮膚都搔癢,連小朋友也感染,而感染的途徑,研判是共用同一條浴巾。
「千萬別忽略錯誤的生活習慣」劉懿珊說,很多家庭圖方便,全家大小共用一條大浴巾,但台灣環境潮濕悶熱,環境中潛存病菌,身上有傷口或長濕疹的人,病菌極容易透過這些傷口形成接觸性感染,不只疥瘡,亦可能傳染香港腳、體癬、病毒疣。
她表示,疥蟲的來源可能是寵物或已經罹病的人,感染時,指間、肚臍、胳肢窩、生殖器等較薄的皮膚都會起紅疹或小丘疹,引發劇癢。疥瘡最容易傳佈的地點含括安養院、監獄、軍營、宿舍甚或民宿,蟲體會鑽入皮膚角質層下蛋,造成全身性的發炎性感染。
由於疥蟲的蟲卵可存活2周以上,因此感染疥瘡的患者需花2到3周時間治療,患者除擦滅疥及抗組織胺等藥物外,衣服、床單等物最好以稀釋的漂白水浸泡消毒,此外也應建立良好衛生習慣,別再共用浴巾、拖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