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陽明大學社區醫學研究中心發現,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每10人就有1人有黃斑部病變。醫師提醒,當視覺出現扭曲,例如直線看起來呈波浪狀或彎曲、中央視力衰退、中央視區模糊,就要趕緊就醫。
台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陳世貞說,黃斑部病變分「乾性」、濕性兩種。臨床上有八到九成患者,是早期的「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但隨著病況發展,最後會演變成晚期「濕性」。
「濕性」黃斑部病變是導致老年人失明的頭號殺手。如果未在兩年內積極治療,高達九成視力可能惡化至0.1以下,達到法定失明標準。北榮推估,全台每年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有四萬人。
濕性老年性黃斑部退化的特徵,是脈絡膜出現不正常的新生血管。由於新生血管管壁非常脆弱,很容易滲漏、出血,若不積極治療,血液和滲出物在眼睛的黃斑區累積聚,破壞感光細胞,造成視力退化甚至失明。
目前全世界約有2500萬至3000萬人罹患黃斑部病變,隨著人口老化,醫界推估25年內人數會成長三倍。
【2009/06/29 聯合晚報】
💪更多健康推薦
‧年輕夫妻買900萬房月付2.5萬貸款 七年後含淚脫手:還是租屋幸福
‧她把家裡「衣物收納箱全丟光」獲4大好處:有益健康又省錢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達到的效果最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