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老化時都可能得白內障,大多數人認為白內障應等「熟透」才動手術,不少患者因此錯失黃金治療期,加深手術困難度及風險,導致引起更嚴重的眼疾,所幸眼科醫學進步,在技術、器材、設備等提升下,大幅提高手術效果。
APAO亞太眼科醫學會今年在台北召開,大學眼科集團舉辦「複雜白內障暨高階屈光白內障手術技巧研討會」,由美國夏威夷醫學院臨床教授陳明、中壢大學眼科院長林鴻源、大學眼科集團總院長林丕容共同主持,眾多歐美及兩岸醫師與會。
林鴻源指出,近年來白內障出現年輕化趨勢,複雜性越來越高,傳統手術較難改善視力,但透過「白內障Femtosecond Laser前置手術」,可讓患者術後視力品質佳、恢復快,大多隔天就可恢復正常作息。
林鴻源表示,這項手術有別於手術刀的傳統手術,是以雷射進行截口,再透過3D影像定位與光學斷層掃描(OCT),手術截口更微細、精準,囊袋製作也較圓滑平整。
因透過雷射施做,大量減少超音波能量,大幅度減少角膜水腫,陳明分享他在美國使用經驗,認為在有完善的設備前提下,醫師自身經驗及技術為手術關鍵,兩年前使用「智能導航系統」,透過「智能導航系統」及自身臨床經驗,判斷最適合患者的製囊中心,提高手術精確性。
林丕容指出,該集團醫師群去年初即使用「智能導航系統」,技術與全球同步,因手術精準,患者視力恢復情況良好。除了設備之外,醫師的臨床判斷及技巧精進,才是醫療的核心價值。
研討會上,來自德國、印度等專家教授及大陸各大醫院院長,以及台灣眼科醫學會白內障小組召集人潘志勤等人,透過播放手術影片,分享白內障手術技巧的討論及運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