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喉嚨痛險要命!40歲男連呼吸都費力掛急診救回一命
感冒喉嚨痛、沙啞、吞嚥困難十分常見,但有一種喉嚨痛卻有窒息風險。台中40歲蔡姓男子因呼吸道症狀一整天,以為是小感冒,到診所就醫服藥未見改善,沒想到晚上症狀加劇,聲音沙啞,飲食難以下嚥,連呼吸都費力,緊急到急診室求助,確診為有窒息風險的急性會厭炎,所幸經住院治療後救回一命。
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李上杰說明,近年因疫情,許多人因擔心染疫或就醫不便而忽視呼吸道感染,急性會厭炎的典型表現會在喉嚨處發現腫脹如拇指的組織,甚至有窒息風險。建議民眾如果呼吸有「咻咻」的喘鳴音、吞嚥困難,或是居家血氧濃度監測儀發現血氧掉到90以下,應立即就醫治療。
李上杰說,「會厭」是聲帶上方的一片軟骨,當吞嚥食物時會暫時蓋住氣管入口,防止食物跑到呼吸道造成噎到、嗆咳,一旦會厭軟骨發炎腫脹,易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難,甚至會有窒息致命危險。
李上杰指出,引起會厭炎常見原因是感染流感嗜血桿菌,易感染族群為男性、老年人、免疫缺乏病人及尚未接種疫苗的新生兒。治療以靜脈抗生素注射為主,由於急性會厭炎有窒息風險,臨床上會持續觀察會厭腫脹的變化,利用血氧濃度監測儀即時偵測呼吸道阻塞的狀況,以即時讓患者接受氣管內插管或是氣管切開術的治療。
李上杰說明,蔡姓患者到院後,醫師發現患者的扁桃腺嚴重腫脹,導致口水只能蓄積在口腔無法吞嚥,進一步安排頸部X光檢查,發現會厭組織有如翹起的大拇指,壓迫呼吸道。綜合血液檢查結果,診斷為有窒息風險的急性會厭炎,所幸住院時配合抗生素、氣管擴張劑後恢復良好,出院後也沒留下後遺症。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別再「冰敷」止鼻血! 醫曝2妙招更有效
過敏性鼻炎半年不好?竟是腫瘤作崇!手術後逆轉人生
快篩陰性卻嗅覺異常?小心是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慢性鼻竇炎讓他不只失去嗅覺還喪失聽覺 險些沒了工作
咳嗽對身體影響有哪些?9種常見急性咳嗽原因,出現呼吸困難速就醫!
打疫苗耳鳴?63歲男突發性耳聾 機率少醫師建議先評估
BB彈卡幼童耳內難取出 醫師用「迴紋針」拆彈
婦誤吞牙刷卡在食道 內視鏡取出
醫護都聽傻...屏東1婦誤吞18公分牙刷 屏基急做胃鏡取出
男性因呼吸中止症影響勃起 大林慈濟團隊找到解方
感冒喉嚨痛不用看醫生?一圖看感冒三階段飲食 舒緩不適症狀
嘴破、舌頭破未必是小事!醫:3種情況盡早就醫
舌頭無力會致睡眠呼吸中止症 專家教你訓練口咽肌
她鼻塞到黏膜肥厚像長息肉 吃藥也難好...動手術治癒
80歲老翁咳嗽假牙掉入咽喉 竟因頸部骨刺救了一命
微創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 女企業主管重拾夫妻恩愛
你的打呼是正常或具有危險性?專家教你自我檢測
鼻毛別用拔的!耳鼻喉科醫教4觀念妥善修剪鼻毛
跟長輩溝通有困難,當心是聽力退化!專家:做好3招溝通技巧,讓長輩看懂聽懂更無礙
戴口罩難判讀 聽損裝電子耳 重獲新「聲」
今天是國際愛耳日 醫籲突發性耳聾不可輕忽
疫情另類受害者!聽損教授裝電子耳開心迎新「聲」
抗焦慮藥物 緩解慢性眩暈
為何口臭自己聞不到?醫揭密口臭元凶及改善方式
長輩聽力變差別忽視,當心加速失智症的發生!醫:按照聽力分貝挑選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
夜咳 咳出黃痰 竟是鼻竇炎作怪
2歲女童間歇鼻血鼻孔內黑頭鑽動 就醫確診鼻蛭作怪
夜咳又常咳出黃痰別再以為是肺病 當心是鼻竇炎上身
過敏鼻塞怎麼辦,自行購買鼻噴劑可緩解?「3類鼻噴劑」當心用錯恐愈用愈惡化!
猜你喜歡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猴痘證實恐家戶傳染 美CDC列6措施有效阻絕病毒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運動療法改善膝關節炎 專家教抬腳操強化大腿肌力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醫師曝一件事方為改善睡眠品質關鍵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骨質疏鬆症族群男女有別 醫師曝為何男性發作晚且骨折更易嚴重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解除便秘?便秘分4類型,其中一種蔬果吃多反而加重
40歲二寶媽頻尿檢查不出異常 醫師發現這問題做雷射
睡好覺、養好肝 5大類食物有助創造好眠循環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