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喉患者/一字一字學發音 食道語練兩年才串成句
「啊、啊…」這個簡單字音對正常人來說輕而易舉,但對切除喉嚨的「無喉人」而言,可能得花上大半年,才能學會用食道語發出這個字音。
目前無喉者發聲方式,主要利用氣動式或電子式發聲器,也可學食道語或在氣管與食道間植入人工活塞瓣。其中食道語是最自然的發音法,病友不必買發聲器等輔具,但不好學習。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任朱本元的外公也是無喉人,深知病患痛楚。兩年前他從恩師、北榮前耳鼻喉部主任張斌手中接任無喉者復聲協會理事長職務,投入無喉者復「聲」行動。
「食道語至少要練習半年以上才能流利說話」。高榮耳鼻喉主治醫師張庭碩說,食道語是利用打嗝方式,運氣震動食道粘膜發聲;用人工發聲器也許學一堂課就可上手,但使用氣動式發聲器需一手按壓氣管切口,難以清楚表達話意。至於用電子式發聲器,聲音單調像機器人,張庭碩說,「當說話沒人聽得清楚,有人乾脆以書寫溝通,等於喪失說話功能」。
罹喉癌的李運臣,九十三年到泰國學食道語,從一個字、二個字發音,練了兩年才能串連成句,現在是食道語老師。他說,以前使用人工發聲器,得不斷取出管子甩口水,學會食道語後,表達更清楚。
復聲協會台北班主任楊復正,八年前在術後足足當了一年啞巴,後來決心學食道語,每天到公園狂練兩小時「啊、啊」,但像把壞掉的喇叭接回來,一切都值得。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婦人吃素雞塊噎到昏厥 幸好隔壁就是醫院救回一命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坐車就想吐?3敏感時刻最易發生!專家教5招抗暈
睡眠呼吸中止症工程師開車撞收費亭 醫:6症狀勿延誤就醫
喉嚨痛是感染、胃酸逆流還是癌症?醫師:同位置潰瘍2周沒好是警訊
打呼很普遍?恐罹睡眠呼吸中止症
久咳誤認感冒 檢查才知氣喘
嘴巴呼吸易生病、口臭、牙亂!醫指背後成因,4招助改善
嚇!50歲男愛用山泉水 鼻塞膿鼻涕擤出尾巴竟躲4公分活水蛭
她長年受鼻塞好困擾 竟是因打籃球撞歪鼻中隔害的
聲音恐出賣你的年齡!預防聲帶老化該怎麼做
孩子長期鼻塞未癒、用口呼吸竟使臉部變形 醫師這樣說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嚇人!使用潮濕棉花棒掏耳朵 工人耳道長黴菌
食物卡在喉嚨怎麼辦? 急診醫教正確自救法
沾到枕頭就秒睡 30歲男因這問題愈睡愈累
唱歌唱到喉嚨痛? 4食物少吃避免增加聲帶負擔
喉嚨有痰要咳出來嗎?醫提點正確做法
聲音6跡象恐出賣你的年齡!說話大聲、說太快都NG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醫病天地/鼻竇炎引發 國中生險失明
哈啾不斷、鼻水一直流好困擾 醫師教你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
男罹下咽腫瘤不治療 腫瘤塞滿咽喉無法進食呼吸險致命
巧克力比咳嗽藥水更能止咳?專家教你怎麼吃最有效!
罹患過敏性鼻炎的人較容易感冒? 耳鼻喉科醫揭兩者「症狀差異」
國小女童滿口蛀牙還膿傷 竟是「鼻噴劑」惹禍
秋冬是好發季節!單側聽覺突然喪失 跟免疫力下降有關
用了鼻噴劑竟然開始流鼻血!藥師揭「1個小動作」就能降低副作用
猜你喜歡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婦人腰痠背痛到不行才揪出骨鬆病因 花5年救回骨質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孫愛用3C不聽勸 醫師:長輩這樣做、孫近視度數愈低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