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很多民眾每次咳嗽就服用止咳藥,強壓症狀,甚至自認通通是感冒。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陳文戎醫師表示,不少民眾長期將過敏症狀當成感冒,服用許多不適當的藥物,造成身體負擔。
陳文戎醫師指出,中醫臨床上遇到最多的就是過敏及感冒患者,不少病患求診中醫前長期服用藥物,卻不確定自己是過敏或感冒,還是兩者的合併症狀。
過敏症狀有反覆性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水倒流及呼吸道發癢等症狀,常常會影響患者上課、工作及日常生活作息。其中鼻水倒流常造成慢性咳嗽,有時會有耳塞感覺或鼻竇性頭痛等等。
有時咳嗽症狀與輕度過敏氣喘類似,醫師表示,曾有不少氣喘兒曾被當作感冒。然而單純的感冒通常在1~2星期內會痊癒,且多數伴隨著咽喉腫痛與發熱等症狀。過敏氣喘通常持續咳嗽2周以上,通常夜晚與清晨時症狀較明顯。
季節交替之際,中醫門診中咳嗽或自陳有感冒症狀病患倍增。其中部分是流行性感冒與上呼吸道感染,初由扁桃腺發炎延續到氣管壁,引發氣管紅腫發炎。
但偏向過敏性疾病的咳嗽,多數出現類似冷咳的表現,痰多但較少見黃痰,而是較稀白且泡沫多的痰,中醫常用如麻黃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小青龍湯杏蘇散、桂枝湯、等有乾燥氣管的效果的方劑。若咳嗽吃藥一星期以上毫無改善跡象,醫師認為,可能用藥不對證或病因不單純。
‧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光速退休」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
‧「早餐香蕉減肥法」沒效?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 瘦了10公斤
‧你可能一直用錯了!「萬用」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