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以老師、總機為主 女性比率較高
台北榮總喉頭頸科主任朱本元指出,造成聲音沙啞的常見原因包括聲帶長繭、息肉或囊腫,多是過度或不當使用聲音所致,患者以老師或總機人員占大宗。由於女性聲帶振動每秒頻率最多220次,比男性的120次還多,因此女性聲帶較易受損。
北榮喉頭頸科主治醫師許彥彬表示,改變發音習慣或口服類固醇雖能治療聲帶小毛病,但症狀嚴重仍需手術切除病灶。因喉嚨是敏感器官,傳統的聲帶內視鏡手術必須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病人除需承擔麻醉風險,還得多花一筆住院費用。
注射治療僅需20分鐘 多有健保給付
圖/台北榮總提供
許彥彬曾收治一名50歲家庭主婦,因做過甲狀腺手術,造成左側聲帶麻痺,吞嚥或發聲時,兩邊聲帶無法密合,每次說話都像在發氣音,飲食還會嗆到。後來經過門診注射自體脂肪,女子嗓音又變得飽滿,喝水不會嗆到。
不過,注射類固醇藥物,患者仍會有針孔傷口,建議術後需禁聲2天;若採自體脂肪注射則需禁聲5到7天,才能讓脂肪組織存活,使藥物達到最好效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