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牙線 預防牙齒「土石流」
【聯合晚報╱黃玉芳】
18歲以上成年人,99%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但如果又有糖尿病,會加重牙周病病情,可能造成牙齒「土石流」,甚至讓整排牙齒「兵敗如山倒」。醫師建議有糖尿病民眾,除了控制血糖,至少每半年要定期洗牙、檢查,不要以為牙齒不痛就沒問題。
台灣有超過150萬名糖尿病患,除了留意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洗腎、心肌梗塞等病變,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口腔衛生委員會牙周病防治組長賴弘明說,美國糖尿病學會近來已把牙周病,視為糖尿病的第六大後遺症。
賴弘明說,國人普遍有牙周病,糖尿病患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更是常人的二到四倍。糖尿病患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會讓抵抗力下降、傷口癒合能力變差,很容易讓牙周病惡化甚至「失控」。
就算開始治療牙周病,糖尿病也會干擾牙周病的治療效果。另外,糖尿病患唾液分泌減少,對口腔中細菌的自淨效果較差,不僅較容易口乾、導致口臭,也會讓牙周病變嚴重。
牙周病主因是細菌堆積在靠近牙齦的牙面上,進而破壞牙齦、齒槽骨等牙周組織。基本治療必須把牙菌斑刮乾淨。但牙周病嚴重時會造成牙齒「土石流」,即使牙齒結構看似完整、沒有蛀牙,但因為「地基」流失,讓牙齒提早脫落。
賴弘明表示,臨床有不少患者等到牙腫、牙痛,或是發現牙齒移位、每顆牙都搖搖晃晃,才慌慌張張看診就醫,但等聽到得拔牙才想到要「惜牙」,卻為時已晚。
除了控制糖尿病,醫師也提醒,平時的潔牙要徹底,除了刷牙,一定要養成使用牙線的習慣。如果發現有牙齦出血、牙齦萎縮、牙根外露,牙齒變得越來越長等牙周病症狀,要趕快治療,免得保不住牙齒,糖尿病患更要至少每半年洗牙一次。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為什麼我的牙齒會變色?牙醫師告訴你變色成因及如何幫牙齒美白!
台大口衛隊下鄉雲林義診 35位偏鄉童不再害怕看牙
戽斗歪臉困擾妙齡女 透過手術搭配牙齒矯正改善線條
假牙清潔不佳 老翁口腔出現灼燒感、白色斑塊
改善咬合 年紀大也可牙齒矯正
口臭好困擾!醫:口臭成因有這些,6種方法助改善
牙周病不一定會痛? 牙齦發炎要小心!醫列「9典型症狀」別當耳邊風
他看牙診療一半臉上被滴「濕黏液體」 真相曝光氣炸了!
為什麼會有牙結石? 醫師圖解說分明
為什麼補蛀牙那麼酸?醫師照藍藍的光是什麼? 牙醫揭密蛀牙治療的常見三大問題!
很多人會刷牙,但都做錯了? 牙醫師教你最新的改良式貝氏刷牙法
舌頭位置放錯會影響臉型和牙齒排列?聽聽醫師怎麼說
智齒不痛要拔嗎?為什麼智齒沒長出來? 牙醫師揭「必拔標準」及潛在風險
沒刷牙吃早餐,等同每天吃進10公克大便!牙醫:3個關於口腔你不知道的秘密
單次拔牙幾顆以內算正常? 專業牙醫師給答案了
真牙能留就留,不要隨便拔?牙醫完整解說拔牙該注意哪些事
34歲女拔牙20顆後死亡 牙醫曝爛掉蛀牙不拔的後果!
34歲女拔20顆牙後死亡 解剖初判「右肺吸入性肺炎」
電動牙刷與傳統牙刷哪個好? 牙醫師教你正確挑!
透明隱形牙套 讓整牙民眾揮別大鋼牙醜形象
醫病天地/人工植牙 仍需防牙周病
為什麼「盡量不拔牙」的觀念反而危險?牙醫師揭:不拔牙可能讓你植牙花冤枉錢
何時該換牙刷? 遇到這3種情況就該換
天天刷牙為何蛀牙還會找上門?洗牙會讓牙縫變大嗎? 6大牙齒問題醫師替你解答
牙周病無明顯症狀 醫師:半年定期檢查才是不二法門
牙齒教我的事
醫病天地/防蛀牙 刷牙吐泡泡不漱口
口臭不是火氣大! 就醫洗牙 發現厚厚牙結石是牙周病
及早預防兒童齲齒 可減少健保開銷
牙刷一定要定期換嗎? 牙醫師曝不換的後果
猜你喜歡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腎不好不能吃香蕉?醫師點名傷腎地雷:止痛藥、不明中草藥保健品少碰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主動脈瘤如體內未爆彈!心外醫:5症狀中1恐要命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少女「抽菸加一天一罐汽水」牙齒發黑爛光 網友嚇:該刷牙了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輕熟女成月亮臉!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
頸椎病來得早又難好!醫:穩定頸椎才治本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 物理治療師教坐椅子就能做的「簡易動作」
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 專家建議做1事!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皮膚癢睡不好 3招改善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B肝抗體消失補打疫苗? 許金川:腹部超音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