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整理/記者張嘉芳】
牙肉及牙齦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徵兆,口腔可能累積許多牙菌斑與結石,若未徹底清潔,長期恐致牙齦炎或牙周炎,惡化成牙周病,造成牙齦萎縮、牙齒變長或鬆動、掉牙等。
「停、看、壓」三步驟可自我檢測牙周,刷牙別急著吐掉泡沫,觀察是否有血漬,或牙刷有無血跡,吃硬食物是否牙齦流血;另外,仔細看牙齦是否發炎、呈暗紅或紫紅色,牙齦萎縮導致牙齒變長或縫隙變大;手或舌、牙刷按壓牙齦時,若發現腫脹疼痛,早期控制牙齦發炎,避免惡化為牙周病。
資料來源/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蕭孝德、台大牙周病科兼任主治蔡逸民
💪更多健康推薦
‧做完飯「立刻順手擦」為何變更髒?料理家曝廚房常見3個NG動作
‧68歲男200萬買小木屋實現田園生活 才三年退休金大縮水、被迫去打工
‧糖尿病男控病情「晚餐後超認真散步」走一周險截肢!醫揭飯後運動5原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