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米酵菌酸引恐慌:「吃隔夜便當會死嗎?」譚敦慈:煮好飯先帶便當再開動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牙科

下顎骨吸收 麵條竟咬不斷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明明滿口牙都在,卻連軟麵條都咬不斷。牙醫師表示,有些青春期的女性,因為下顎骨關節處的骨頭不明原因吸收,有的患者甚至骨頭短少一公分,以致下巴越來越短,不僅改變外觀,也嚴重影響咀嚼功能;還有人誤以為是牙齒矯正失敗,跟醫師對簿公堂。

中秋節許多人大啖烤肉、月餅,卻有人因為牙齒嚴重無法咬合,連麵條都咬不斷。牙醫師、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顧問蘇明圳表示,這種下顎關節吸收,以青春期女性居多,大約到30歲左右,破壞速度減緩,近年他觀察臨床上遇到的個案,最長的追蹤將近20年。

其中一名患者,牙齒雖然都還在,但咀嚼時只剩下後面兩顆大臼齒可以上下咬合,其他牙齒都「懸空」,上下兩排完全無法互相咬合,因此只能吃流質食物,讓患者非常痛苦,只好手術把下巴骨切開,往前「拉」一點。

這類患者正面看雖然臉形長,但從側面看起來,下巴越來越短,因為下巴嚴重後退,所以上排門牙會碰到下嘴唇,以致家長常常怪孩子,為什麼常常「嘴巴開開」?又因為患者要用力才能把嘴巴閉緊,因此年紀輕輕,下巴處就一團皺紋,家長也會怪孩子「老是擺著苦瓜臉」,引發親子關係的緊張。

蘇明圳說,下顎關節位置約在耳朵前一公分,張口時可以摸到關節活動,從X光片上,就能看到患者下顎關節處的骨頭越來越短,甚至短少近一公分,因此外觀看起來下巴就跟著不見了,也因而造成齒列不整、暴牙。有患者更因左右邊骨頭吸收速度不一,整張臉也跟著歪了。

但因為下顎關節吸收一開始不會疼痛,不少患者常拖到嚴重影響外觀、牙齒咬合,才找上口腔外科。雖然這種疾病較為少見,但蘇明圳說,由於近年牙齒矯正治療越來越普遍,有些患者是因為做完矯正一、兩年,整排整齊的牙齒又重新變亂,以為是矯正失敗,而產生醫療糾紛。他也說,牙齒矯正雖常見因為拉扯的力量引起顳顎關節疼痛,但不會引發這種疾病。

關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