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許多人不清楚,進食後口腔酸鹼值開始下降,台大醫院假牙贗復科兼任主治醫師簡玉婷提醒民眾,餐後10分鐘就要漱口及潔牙,以免牙齒琺瑯遭到酸蝕、脫鈣,進而蛀牙。
簡玉婷表示,我們日常飲食多數是酸性食物,包括五穀,雜糧、豆類、蛋類、肉類及水果或碳酸飲料等,進入口腔後,經細菌分解及代謝,就會呈現酸性環境,經實驗室研究,此時酸鹼值最低可降到4,目前界定酸雨是以PH5以下為標準,已超過酸雨的酸度。
她強調,根據研究,當口腔內PH值低於5.5時,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牙齒表面琺瑯質 (牙釉質)會逐漸脫鈣,而且口腔內突變形鏈球菌就會在牙齒表層的溝洞上大量蓄積,這時就是蛀牙的開始。
尤其是一般人,除了三餐之外,還會不斷地吃零食、喝飲料,甚至睡吃消夜,多餐進食勢必造成口腔長時間處於酸性環境。
簡玉婷指出,其實唾液腺除幫助消化及維持口腔濕潤,還具有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及清除牙面殘渣的功效。若要避免蛀牙,就是要把握餐後黃金10分鐘,以大量清水漱口,有助於中和口腔內酸鹼值。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