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在口中 降低蛀牙發生率?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把氟含在嘴中可以降低蛀牙的發生率?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牙科部主任黎達明表示,很多民眾害怕有蛀牙,有些人甚至會將氟含在口中,以增加預防蛀牙的效果,但此舉並無任何意義,醫師也較不建議。
黎達明主任表示,針對需要做放射治療的患者〈如口腔癌、鼻咽癌等〉建議每個月塗一次氟;而一般成年人,因牙縫較不易清洗到,導致牙縫蛀牙的情形愈來愈多,建議可利用牙尖刷配合牙刷用,再塗上氟膠可預防蛀牙的情形。
針對放射治療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氟膠牙托,健保有給付;黎主任表示,牙托不用每天戴,每周戴2~3次,在晚上不再吃東西後戴10~15分鐘即可。黎主任也表示,醫師告知每周需戴上2~3次時,患者都會自動降為1~2次,甚至不戴;所以在診斷時,都會多告知幾次。一般民眾想用牙托來預防,則需自行付費。
都會區洗牙率高,在健保的使用率則高達50%以上,這也顯示都會區民眾對於蛀牙問題的注重;但成年人在牙縫發現蛀牙率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因牙縫蛀牙較不易被發現,被照顧的比率低,建議可用牙尖刷搭配氟膠,刷相鄰的牙齒接面,以防牙縫蛀牙的發生。而如長期臥床者、老人家、身障者等,在口腔清潔方面無法自行照顧的很好者,以此方法能收極佳預防效果。
氟膠使用過多會不會有問題?黎主任表示,其實不會,通常要吃上很大劑量才會有中毒的情形;少數患者在使用氟膠後,口腔內有脫皮的感覺,建議可與牙醫師討論,是過敏反應或是使用方法有問題。
※延伸閱讀》
.刷牙後含口水 延長氟功用?
.幼童牙齒塗氟漆 減少蛀牙發生
.牙齒敏感5大原因 治療7大對策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迎端午吃粽嗑斷牙 牙醫:千萬別做這動作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牙口不佳增失智風險近2倍 專家教如何評估缺牙問題
家長嚼碎食物再餵給孩子 4歲童狂拉肚子、蛀牙嚴重
智齒不拔沒關係? 醫曝「害牙爛關鍵」 還可能變口腔癌
飄異味、咬合鬆 戴活動假牙者速回診
國人平均蛀牙2.01顆 高於全球1.67顆
守護孕婦兒少口腔健康 3/21至4/11看牙醫免掛號費
疫情間刷不到兩次牙 牙周病風險增確診死亡率高8倍
牙齒太黃怎麼辦?牙醫:造成牙黃原因有8種,4個美白方法助改善
電動牙刷真的比傳統牙刷好用?日本牙醫師分析差異,刷完牙別忘一動作確認乾淨了沒
刷牙時牙齦出血是牙周病嗎?醫:出現7症狀要當心,教你如何預防、治療及正確刷牙
高風險病患健保給付每3個月洗牙1次! 3月1日起27萬人受惠
過年牙痛怎麼辦?牙醫師給的實用6建議
同樣是植牙價格為何落差大? 牙醫師告訴你關鍵4環節
全國首例 三總團隊從眼眶拔牙
愛喝飲料、晚睡小心釀牙周病!牙醫師:莫忽視5個危險警訊
缺幾顆牙沒關係?缺牙和牙周病相互關係 牙醫:最怕導致這三種疾病
不是沒蛀牙就好!研究揭牙周病增心臟病、精神病風險
99%成人有牙周病!研究:恐致陽痿、心臟病、癌症上身
牙痛竟跟天冷有關 醫生曝喝完飲料少一個步驟會傷牙
餐後、睡前刷牙,為何還有口臭? 醫揭「6大症狀」小心是牙周病
牙醫解析/蛀牙後一定得抽神經?抽完神經有需要做假牙嗎?
每天都有刷牙+使用牙線,為什麼還是會蛀牙?專家:因為你做錯了這幾件事
漱口水越辣效果越好?刷完牙不可使用?專家替你解密漱口水的使用迷思
慣用手常無法將牙齒刷乾淨 牙醫曝常見NG刷牙方式
牙刷、電動牙刷哪個好?醫師告訴你5個刷牙常見問題
銀髮族靠口腔運動增強咀嚼吞嚥功能 吃得好又能防失智
過敏兒看過來!8歲童暴牙、瘦小常感冒 特殊牙套讓他美齒又高壯
怎麼刷牙才正確? 牙醫:不能刷過頭,正確刷牙4要領
猜你喜歡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十大死因「糖尿病」年增11% 「血糖難自控」恐成主因
人畜共通傳染病 變得更常見!新冠、猴痘之外 疫情恐還沒完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猴痘列第2類法定傳染病 須24小時內通報
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QA/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的新興傳染病「猴痘」,一般人如何預防?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