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人工植牙的迷思
【元氣周報/文/京采牙科黃籌永醫師】
近年來牙科最引人注意的話題,莫過於人工植牙。在這裡我想提供給大家一些有關人工植牙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先整頓牙周病 再談植牙
首先,對於缺牙區域而言,人工植牙是非常好的治療方式。但就口腔的整體治療而言,人工植牙只是許多治療項目的其中之一而已,並不是只有人工植牙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有許多病人或許是接收到一些片面報導或廣告,他們一開始就尋求人工植牙作為解決缺牙的唯一治療選項。但許多的病患本身還有牙周病的問題,如果不先做好牙周疾病的控制,不先建立良好的潔牙習慣,讓口腔環境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下,就直接進行人工植牙重建,只怕日後一樣可能會有植體周圍炎的問題,最後還是可能會導致人工植牙的失敗。
因此,在人工植牙重建前,最好先整頓好口腔環境,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預後,所以我通常會需要花一些時間跟病人溝通治療的順序。
進行齒列矯正 也許不必植牙
病人除了缺牙,同時合併有齒列不整的問題。這時可以做個仔細評估,是否可以進行齒列矯正治療,來關閉缺牙的縫隙,這樣或許就不需要做人工植牙或減少植牙的數目。
因為人工植牙骨整合後,是固定在骨頭裡不會移動的。如果日後病人想做齒列矯正,會增加治療的複雜性,也往往無法得到最好的治療結果。如果忽略原本排列擁擠凌亂的其他牙齒,就直接進行人工植牙重建,這樣口腔的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日後參差不齊的齒列還是會容易罹患齲齒或牙周病。
所以當病人有缺牙合併齒列不正的問題時,我都會請病人再三考慮將齒列矯正治療納入治療計畫之中。
微創植牙有條件 你未必適用
使用無翻瓣微創手術來進行人工植牙是最好的術式嗎?微創植牙手術有傷口小、手術時間短、術後疼痛較少的優點,但需要詳細的術前診斷、足夠的骨脊寬度與深度、以及足夠的角化牙齦等條件配合,但很可惜的是東方人的骨脊寬度,往往無法像西方人那樣寬厚,當骨脊條件不是那麼好的情形下,我還是會建議病人採用傳統翻瓣手術來進行,畢竟手術的品質比起節省手術時間重要多了!
要穩定也要美觀 不是快就好
有些病人期待植牙手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其實完美的植牙,不只是將植體植入骨頭而已,日後軟組織的型態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要有足夠的角化牙齦、足夠的牙齦厚度、正確的牙齦高度,這些要求對東方人往往都是挑戰!
因此植牙手術時,往往很快就可以將植體植入,但之後縫合時卻要花很多的時間做軟組織的處理,以期待可以得到較美觀、穩定的外觀,尤其是前牙區的植牙手術更是如此!所以,並不是快就一定好。
【2009/03/15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日隨報附贈,12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迎端午吃粽嗑斷牙 牙醫:千萬別做這動作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牙口不佳增失智風險近2倍 專家教如何評估缺牙問題
家長嚼碎食物再餵給孩子 4歲童狂拉肚子、蛀牙嚴重
智齒不拔沒關係? 醫曝「害牙爛關鍵」 還可能變口腔癌
飄異味、咬合鬆 戴活動假牙者速回診
國人平均蛀牙2.01顆 高於全球1.67顆
守護孕婦兒少口腔健康 3/21至4/11看牙醫免掛號費
疫情間刷不到兩次牙 牙周病風險增確診死亡率高8倍
牙齒太黃怎麼辦?牙醫:造成牙黃原因有8種,4個美白方法助改善
電動牙刷真的比傳統牙刷好用?日本牙醫師分析差異,刷完牙別忘一動作確認乾淨了沒
刷牙時牙齦出血是牙周病嗎?醫:出現7症狀要當心,教你如何預防、治療及正確刷牙
高風險病患健保給付每3個月洗牙1次! 3月1日起27萬人受惠
過年牙痛怎麼辦?牙醫師給的實用6建議
同樣是植牙價格為何落差大? 牙醫師告訴你關鍵4環節
全國首例 三總團隊從眼眶拔牙
愛喝飲料、晚睡小心釀牙周病!牙醫師:莫忽視5個危險警訊
缺幾顆牙沒關係?缺牙和牙周病相互關係 牙醫:最怕導致這三種疾病
不是沒蛀牙就好!研究揭牙周病增心臟病、精神病風險
99%成人有牙周病!研究:恐致陽痿、心臟病、癌症上身
牙痛竟跟天冷有關 醫生曝喝完飲料少一個步驟會傷牙
餐後、睡前刷牙,為何還有口臭? 醫揭「6大症狀」小心是牙周病
牙醫解析/蛀牙後一定得抽神經?抽完神經有需要做假牙嗎?
每天都有刷牙+使用牙線,為什麼還是會蛀牙?專家:因為你做錯了這幾件事
漱口水越辣效果越好?刷完牙不可使用?專家替你解密漱口水的使用迷思
慣用手常無法將牙齒刷乾淨 牙醫曝常見NG刷牙方式
牙刷、電動牙刷哪個好?醫師告訴你5個刷牙常見問題
銀髮族靠口腔運動增強咀嚼吞嚥功能 吃得好又能防失智
過敏兒看過來!8歲童暴牙、瘦小常感冒 特殊牙套讓他美齒又高壯
怎麼刷牙才正確? 牙醫:不能刷過頭,正確刷牙4要領
猜你喜歡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冰箱內的陳年藥材能吃嗎?中醫師教你辨別中藥是否變質,出現「3狀況」不可再食用
為何男性坐著尿可能比站著尿好?泌尿科醫這麼說
猴痘證實恐家戶傳染 美CDC列6措施有效阻絕病毒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運動療法改善膝關節炎 專家教抬腳操強化大腿肌力
排便後擦屁股幾次是合理範圍?醫師建議最多擦5次就該收手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醫師曝一件事方為改善睡眠品質關鍵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骨質疏鬆症族群男女有別 醫師曝為何男性發作晚且骨折更易嚴重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腹主動脈瘤破裂致死率逾五成 微創主動脈支架治療復原快
注意!咳嗽合併「11症狀」,最嚴重恐為「1癌症」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睡好覺、養好肝 5大類食物有助創造好眠循環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解除便秘?便秘分4類型,其中一種蔬果吃多反而加重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