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先沾水、刷完反覆漱口? 7個刷牙習慣錯了嗎
一、牙膏先沾水再刷?
多數人習慣先將擠了牙膏的牙刷沾溼,再放進口中刷。不過日本牙醫博士倉治七惠指出,先沾水的話,一刷很快就滿口泡沫,會讓人誤以為刷得差不多了,想趕快吐掉,此時牙膏也被吐出來,清潔效果大打折扣。正確的刷牙方式是將牙膏擠在乾燥的牙刷上來刷,以握筆方式輕輕握住清潔細部。
二、刷完牙後反覆漱口
你是否刷牙後也會反覆漱口幾次,才覺得乾淨?但多數牙醫師建議,過度漱口反而會沖掉口腔內殘存的氟,降低預防蛀牙的功效。刷完牙後可含約100毫升的水,漱20秒之後吐掉即可。而且之後至少30分鐘內不要吃東西,讓氟在口中停留一會,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效果。
三、刷牙時間太短
全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李楊鈞點出刷牙3大重點,首先必須使用含氟量達1000ppm的牙膏,其次是一天至少刷2次牙,而且每次要刷2分鐘以上,不是用牙膏抹一抹就吐掉,要讓氟與牙齒足夠接觸,才會有預防齲齒的效果,否則有刷等於沒刷。
四、起床後或吃完東西立刻刷牙
台灣人經常一早起床先刷牙再吃早餐,三軍總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主任黃仁勇建議,應該先吃早餐再刷牙。如果先刷牙再吃早餐,牙齒乾淨的時間僅有30分鐘左右,等於是刷了一套乾淨的牙齒供細菌盡情滋生。有人質疑先吃早餐會不會把睡眠時在嘴巴內的病菌吃下肚?實際上是不會的,只要前一晚睡前的牙齒有好好刷就不致有太大問題。
也有人平常一吃完東西馬上就刷牙。澳洲牙科醫師麥可‧譚接受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訪問表示,食物酸性物質、酸性飲料會軟化牙齒琺瑯質,最好等口腔酸鹼值恢復平衡再刷牙,因此吃飯後等三十分鐘再刷牙較理想。
五、牙刷放在廁所馬桶旁
一般牙刷都放在廁所內,但當你在沖馬桶的時候,糞便細菌就可能噴飛到你牙刷。美國牙醫協會建議,把牙刷直放,不要碰到其他牙刷,以免交叉污染。並且,沖馬桶時記得蓋上馬桶蓋。牙刷要放置在通風處,完全乾燥再使用。
六、用力刷才刷得乾淨
有人因為擔心蛀牙,每次刷牙都非常用力,殊不知刷太用力會傷到牙齦。衛福部豐原醫院牙科醫師楊宗融表示,建議挑選小頭軟毛的牙刷,兩顆兩顆輕輕刷,千萬不要過度用力,這樣能減少牙齦萎縮情形,同時能防止蛀牙。
而正常情況下,一支牙刷約可以用2、3個月,但如果在這之前刷毛就分岔或彎曲,可能就是你刷牙的方法不對或力道太大導致。
七、牙膏選用天然不含氟的好?
牙膏所添加的氟屬化學物質,有人擔憂每天使用對身體不好。不過研究顯示,牙膏含氟量必須超過1000ppm才有預防齲齒的效果,不含氟的全天然牙膏顯然是無效的。依照經濟部標檢局規定,含氟牙膏的含氟量必須在800ppm以上、1500ppm以下。依此標準選用牙膏,就可安心使用。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牙口不佳增失智風險近2倍 專家教如何評估缺牙問題
家長嚼碎食物再餵給孩子 4歲童狂拉肚子、蛀牙嚴重
智齒不拔沒關係? 醫曝「害牙爛關鍵」 還可能變口腔癌
飄異味、咬合鬆 戴活動假牙者速回診
國人平均蛀牙2.01顆 高於全球1.67顆
守護孕婦兒少口腔健康 3/21至4/11看牙醫免掛號費
疫情間刷不到兩次牙 牙周病風險增確診死亡率高8倍
牙齒太黃怎麼辦?牙醫:造成牙黃原因有8種,4個美白方法助改善
電動牙刷真的比傳統牙刷好用?日本牙醫師分析差異,刷完牙別忘一動作確認乾淨了沒
刷牙時牙齦出血是牙周病嗎?醫:出現7症狀要當心,教你如何預防、治療及正確刷牙
高風險病患健保給付每3個月洗牙1次! 3月1日起27萬人受惠
過年牙痛怎麼辦?牙醫師給的實用6建議
同樣是植牙價格為何落差大? 牙醫師告訴你關鍵4環節
全國首例 三總團隊從眼眶拔牙
愛喝飲料、晚睡小心釀牙周病!牙醫師:莫忽視5個危險警訊
缺幾顆牙沒關係?缺牙和牙周病相互關係 牙醫:最怕導致這三種疾病
不是沒蛀牙就好!研究揭牙周病增心臟病、精神病風險
99%成人有牙周病!研究:恐致陽痿、心臟病、癌症上身
牙痛竟跟天冷有關 醫生曝喝完飲料少一個步驟會傷牙
餐後、睡前刷牙,為何還有口臭? 醫揭「6大症狀」小心是牙周病
牙醫解析/蛀牙後一定得抽神經?抽完神經有需要做假牙嗎?
每天都有刷牙+使用牙線,為什麼還是會蛀牙?專家:因為你做錯了這幾件事
漱口水越辣效果越好?刷完牙不可使用?專家替你解密漱口水的使用迷思
慣用手常無法將牙齒刷乾淨 牙醫曝常見NG刷牙方式
牙刷、電動牙刷哪個好?醫師告訴你5個刷牙常見問題
銀髮族靠口腔運動增強咀嚼吞嚥功能 吃得好又能防失智
過敏兒看過來!8歲童暴牙、瘦小常感冒 特殊牙套讓他美齒又高壯
怎麼刷牙才正確? 牙醫:不能刷過頭,正確刷牙4要領
破解健康迷思/認真刷牙就不會蛀牙嗎?牙醫:除了刷牙,還要做到這些事才能防蛀牙
牙齒掉落、斷裂怎麼辦?牙醫教保住牙齒關鍵處置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