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整人整理】
問:我從年輕時就熱愛運動,退伍後沈迷三鐵,到了中年改成路跑,經常參加各項路跑及業餘馬拉松比賽,相當有成就感。但最近幾年,小腿、腳踝、腳掌疑似過度操累,出現跟腱炎、足底筋膜炎、退化性關節炎等運動傷害。
為此,我這一年來到處求診,也試過痠痛貼布、辣椒藥膏等民俗偏方,還做過復健、找人推拿,但效果都很有限,除了不舒服,想動又不能動,更讓人心情低落。請問這類運動傷害有可能治癒嗎?(台北內湖、蔣先生)
高雄長庚榮譽院長王清貞答:
喜歡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也使得慢性運動傷害患者日益增加,常見原因為運動過度、暖身運動不夠、場地不適合、運動裝備不足或不適合等。
不少運動傷害個案屬於慢性累積,患者難以描述傷害發生經過與機轉,但都可感受到疼痛感逐漸加重,因長時間運動傷害逐漸累積,以致腳踝、腳底、膝蓋骨周邊等部位疼痛。
跟腱炎、足底筋膜炎好發於經常慢跑的中年男性,前者在足跟腱部位逐漸疼痛,且運動時更痛;後者則是附著在骨骼的筋膜纖維慢性退化,睡醒時下床最痛,無法踏地。
治療上大都先給非類固醇的消炎劑,或是局部注射類固醇,再接受長期復健;並且叮嚀患者要改變運動習慣,大多數患者接受六個月保守治療,症狀會有明顯改善。
現在還有新的治療方法-震波治療,適用於足底筋膜炎、網球肘、五十肩、肌腱炎等;研究發現,多數患者接受震波治療後,症狀緩解效果可維持半年,但仍無法完全治癒。
【2014/11/01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