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防肌少症不是只有舉重 專家:只要能讓肌肉感到緊緊的

骨質疏鬆症並非女性專屬疾病,根據調查,3位65歲以上的女性,就有1位發生骨鬆,但每5位65歲以上男性,也有1位發生骨鬆。
骨質疏鬆症並非女性專屬疾病,根據調查,3位65歲以上的女性,就有1位發生骨鬆,但每5位65歲以上男性,也有1位發生骨鬆。
圖/ingimage

很多現代父母,不想麻煩子女,希望自己保有行動自如、生活自理的能力,尤其是「愛面子」的老爸。保有行動力與年輕的外表,除了平時的健康維護,也可借助多樣輔具,子女不妨多關心父親的需求,適時提供各項資訊與協助,讓爸爸保持健康活力、獨立自主。

骨質疏鬆症並非女性專屬疾病,根據調查,3位65歲以上的女性,就有1位發生骨鬆,但每5位65歲以上男性,也有1位發生骨鬆。許多研究皆強調女性骨質「先天不良」,停經後骨質會快速流失,卻忽略男性也要「保骨本增肌力」。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常務理事、成大醫院家醫科專任主治醫師吳至行說,骨鬆沒有藥物可以醫治,避免骨鬆唯一的方法在於「預防」,從中年就得保存骨本、培養肌力。

抽菸飲酒 影響鈣質吸收

男性發生骨鬆的年紀平均在65歲到75歲左右,較女性晚,但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年輕型的男性骨鬆患者也有增加的趨勢。吳至行說,年輕型骨鬆係指50歲以上、65歲以下發生,主要有三大原因,使用過多類固醇、酗酒引起營養不良、男性荷爾蒙不足,其中以前兩項原因最多。

吳至行說,會使用到類固醇治療的疾病,如風濕免疫、氣喘、癌症、僵直性脊椎炎等,若沒有類似疾病,卻又有因類固醇引起的骨鬆,通常都是吃來路不明的黑藥丸所致;而男性也比女性更容易有抽菸、喝酒的習慣,兩者皆會影響營養吸收,鈣質不足也會使骨質密度不佳。

一摔就骨折 駝背老倒縮

吳至行說,其餘的壞習慣還有熬夜、不愛曬太陽。台灣男性愈來愈注重形象,不願接觸陽光,也使體內的維生素D不足,影響鈣質吸收,即使喝再多的牛奶,體內能保存的有限。他也預測年輕男性若不在中年就養成好習慣,下一代發生骨鬆的機率可能會比現在進入老年的男性還要多。

別以為骨鬆不可怕,骨鬆患者最容易傷到脊椎、股骨、手腕骨;脊椎會像海綿一樣被壓扁,造成壓迫性骨折,出現俗話說的「老倒縮」,身高變矮,並嚴重駝背,寸步難行,連呼吸也會感到困難。骨鬆患者也比一般人容易骨折,常發生的部位就是股骨與手腕,股骨骨折恢復慢,且需要開刀,根據統計約有一到二成五的患者會在一年內死亡,二成五一年內無法行走、另外四成術後需仰賴他人生活。

未必走萬步 但天天都要動

吳至行說,飲食增加鈣質、蛋白質攝取、運動增加肌力是預防骨鬆最好的處方,每天不一定要日行萬步,但至少要走超過3000步,超過5000步更好。再者,別當假日運動員,運動必須每天進行,不一定要上健身房,可以提早出門多走路,早出門也就需要早睡,連帶也能讓生活作息調整到正常。

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醫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說,肌少症是老年化社會需要重視的議題,長輩若是「握力」不足,像是擰抹布時,出現無力感,就是肌少症的前兆,肌力不足,也可能是骨鬆的警訊;預防骨鬆需要一定的肌群保護骨頭,但有些長輩會認為「難道一定要重訓才能增肌嗎?」

抗阻力運動 不是只有舉重

陳芳萍說,對於鮮少運動的老人而言,走路是最好的,但抗阻力運動也要做,不過毋需做到像年輕人一樣,扛那麼重的啞鈴,其實在家踮起腳尖,或坐在椅子上抬腳,只要能讓肌肉感覺到緊緊的,都是抗阻力運動。

她建議,沒有運動習慣的長輩,或是坐輪椅的長輩,想要做抗阻力運動,可以先找尋復健科醫師,協助開立運動處方,若平時有在運動的長輩,才建議找健身教練,以避免運動傷害。

醫師叮嚀

牛奶豆漿補鈣 豆類優質蛋白

除了運動,攝取鈣質、蛋白質也很重要,吳至行建議,每天早上、下午各喝一杯240毫升的牛奶,不喜牛奶可喝豆漿,但豆漿的鈣質相對牛奶低,建議每天早上、下午各喝一杯,超過300毫升的豆漿,平時也可多攝取深色蔬菜、傳統豆腐及小魚乾等富含鈣質的食物。

至於養出肌肉的最重要關鍵蛋白質,陳芳萍說,多數人都會想到動物性蛋白質,像牛肉、雞肉等,實際上動物性蛋白質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建議可以多吃豆製品,屬於優質蛋白質,能幫助做抗阻力運動時長出肌肉保護骨頭。

骨質疏鬆症 壓迫性骨折 肌少症 骨密度 補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