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護腰前要先清楚腰痛原因!用錯反而會帶來傷害
護腰目的 支撐肌肉、限制活動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找主任賴宇亮表示,除了因意外造成的腰背痛,如車禍、跌倒等,大部分的腰背痛都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頻繁搬重物,或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的,但並不是每種腰痛都需要穿護腰,只有因為急性肌肉拉傷、椎間盤突出、嚴重的脊柱側彎,或是剛動完相關手術等的狀況下才需要使用護腰。
護腰主要的功能是「協助腰部肌肉支撐脊椎」,可以幫助腰背有受傷或剛手術完的患者,減輕腰部肌肉與脊椎關節的壓力,且在不影響受傷處,限制身體活動角度,進而達到緩解痠痛的效果。
軟式或硬式 最好經醫師建議
賴宇亮說,目前市面上有非常多種護腰,大致分為軟式與硬式,軟式護腰適用於急性背痛,像是肌肉拉傷的疼痛緩解;硬式護腰固定效果較佳,多用於控制脊椎骨折,脊椎手術術後保護等。
民眾就醫時,醫師都會根據患者情況建議應該穿戴哪一種護腰,民眾可以事後到醫療器材行按照醫師的建議購買,以免買到不適合的,戴了反而沒效果。另外,也提醒民眾,使用護腰時必須將護腰的腰背帶綁緊,才有效果。
別過度依賴 以免肌群萎縮
不過,賴宇亮也說,通常他會建議手術完的患者使用護腰約3個月就好,平常在家中或比較安全的環境下,如晚上睡覺時,可視情況不使用護腰。
為什麼會告訴民眾在安全環境下盡量不戴護腰?主要是因為戴了護腰後,腹肌與背肌就會產生依賴。不少民眾因為害怕不用護腰,腰就會痛,幾乎一整天都戴著,長期下來離不開護腰,反而會讓腰背肌群萎縮、無力,就像有些人腳骨折打石膏,石膏拆掉後一開始會覺得腳沒力,就是因為腳太久沒使用,肌肉萎縮了。
姿勢不正確 多是腰痛主因
賴宇亮表示,長期使用護腰導致腰背肌群萎縮無力,拿掉護腰後就更容易感覺腰背部痠痛,誤以為腰痛還沒好就繼續穿,形成惡性循環。除了先前提到因受傷或手術需要穿戴護腰,有些民眾聽信坊間流傳,認為從事搬運、工地等勞力工作,或長時間需站立,可以戴護腰保護脊椎、避免腰痛。
醫師則提醒,其實這些人也都不需要穿戴護腰,而是要養成正確的姿勢及觀念,如搬重物很多人習慣直接彎下腰,這樣就容易傷到腰,正確的姿勢應該是腳要蹲下去搬才對。
腰痛不分齡 重訓也要注意
賴宇亮說,根據過去看診的經驗,腰痛並不是年長者才會有的狀況,而是不分年齡,尤其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重訓,但姿勢不對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或從事勞力工作者都是容易出現腰痛的族群。
醫師也提醒民眾,平常容易閃到腰的人,例如一年就閃到2、3次,或是下肢有麻或刺痛的症狀,都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造成,這時就可到醫院檢查,別等到腰痛嚴重才就醫。另外,平時多訓練核心肌群,盡量不要久坐,都是避免腰受傷的好方法。
小動作大效果
肌群夠強壯 腰痛傷害不上身
腰背容易受傷疼痛的人,應該要加強核心肌群訓練,賴宇亮說,因為「核心肌群就是天然的護腰」。
核心肌群是穩定脊椎的肌肉群,不管有沒有腰痛,一般民眾都可以訓練核心肌群,就能擁有「天然護腰」,不只能避免腰痛,還可以減少運動傷害的機率。
核心肌群該如何訓練呢?醫師建議,可以做如棒式、橋式等動作,若是老人家體力無法負荷,可做姿勢較簡單的仰臥起坐,不過不用做得非常標準,只要頭與背有稍微離地,感覺腹部有用到力就行了,或者是躺著,但頭跟腳離地,也能訓練核心肌群。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熱敷墊舒緩酸痛 這3種人盡量不要使用
天冷腰痛最好趴姿用熱敷墊 「這些人」盡量別用
鍛鍊腿部肌肉 延緩膝蓋卡關
不彎腰駝背就好?醫師:過度挺腰的坐姿有更高機會下背痛
膝蓋退化不可逆!醫: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
骨鬆危機!200萬中老年人小心
全台近200萬中老年人有骨鬆危機 骨鬆學會籲定期檢測
一踩就痛...「足底筋膜炎」這件事不要做!專家傳授6招解決
強健骨質也護心 醫師推薦跑走運動
下背痛接受運動新療程 輕熟女意外喜獲雕塑身形
107年腰部手術(脊椎減壓術與脊椎融合術)前10名醫院
107年肩部手術(肩旋轉袖破裂修補術、肩關節鏡微創)前10名醫院
高雄七賢脊椎外科/無鋼釘微創 術後能自然轉動
林口長庚醫院/腰部疾病手術 九成治坐骨神經痛
台中榮總/推展20年有成 專精肩關節內視鏡
台北榮總/五十肩治療 多採徒手鬆動關節
因為五十肩而動手術的人數其實不多 醫師建議這樣治療
肩膀痛去醫院檢查 該選擇超音波、X光還是核磁共振?
痠痛常是累積傷害所引起 這歲數是腰痠肩痛高峰族群
擺脫痠痛五十肩 復健科醫師教你3招增加肩關節活動力
腰痛時好時壞卻置之不理 醫師:最怕變成慢性下背痛
患者握拳就走「筋」? 竟是矢狀帶斷裂
膝蓋運動傷害拖10年 重建前十字韌帶又能舉重了
除了麥痛還要固勇:強化大腿肌肉 關節炎好一半
增加骨質密度 騎單車不如負重走路
天氣轉涼不小心閃到腰?醫師教日常三法護好腰
屁股扁又塌 物理治療師教你三招練出蜜桃臀
一走路就腰痛 32歲男治了5年才發現問題出在腳上
換人工關節可一勞永逸?退化性關節炎三大迷思!
背痛應對症治療 腰椎牽引反惡化
猜你喜歡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青光眼關鍵藥大缺貨 手術成功率剩5成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腎不好,指甲會出現警訊? 醫:不是一個好的判斷基準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3型全現蹤!中國鼠疫累積4例 去這7個省要小心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帶狀皰疹會傳染嗎? 醫師提醒注意水泡結痂前的關鍵期
鼻貼拔「粉刺」清除髒汙?醫:只有油脂可以溶解油脂
什麼人會得顏面神經麻痺?多久會好?醫師三QA解答
從前胸痛到後背別大意!醫:高血壓是最常誘發的因素
列入必要清單仍缺藥 醫界跳腳
一踩就痛...「足底筋膜炎」這件事不要做!專家傳授6招解決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高以翔猝死/四大高危險群要小心 飲食注意這種營養素
血脂高沒不舒服無須就醫?高血脂常見4大錯誤迷思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在老化?疲累程度是原本的2、3倍就該留意
不彎腰駝背就好?醫師:過度挺腰的坐姿有更高機會下背痛
72歲老翁頻尿睡不好 就醫赫見膀胱內長滿瘤
膝蓋退化不可逆!醫: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
控糖撇步看過來 用4招KO糖尿病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