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許家蓓子宮內膜癌病逝!不是單純月經亂而已,內膜癌患者九成有「這症狀」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類風濕性關節炎/適度運動 降低關節負荷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黃文彥】

根據健保統計,國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約4到5萬人,患者由於免疫系統攻擊骨頭,導致關節腫脹、發炎,最後可能因關節磨損而失去活動能力。

晨間關節僵硬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症狀,發炎最早從指掌關節開始,通常是第二指節或手指與手掌交接處的關節;手指會出現臘腸般的腫脹,高達八成患者手指會在發病10年內出現天鵝頸狀彎曲,也就是俗稱的「天鵝頸」。

從晨僵到關節腫脹,通常大約半年,儘管從外觀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沒有嚴重病變,但在發病第一年,通常就可以在X光片上看到關節破壞的痕跡。

由於生物製劑出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出現如醫學教科書上「天鵝頸」的關節變形,機率已經變低。雖然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癒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患者可透過藥物維持關節功能。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最大的困難,在於疾病初期無法找到風濕免疫科就診;關節疼痛常與骨科、復健科聯想在一起,但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當作一般發炎處理,可能延誤治療。

由於很多患者不知道要看風濕免疫科,醫師懷疑國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人數被低估;根據國際流行病學統計,這類患者約占全體人口0.4%至1%,以此估計,國內至少有1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雖然關節變形,但並非全然不可以運動,適度運動有助減輕體重,也可降低關節負荷,減少疼痛。

諮詢/台大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許秉寧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 秋冬儘量少吃...
‧疾病小檔案/類風濕性關節炎 內臟也不放過

關節 風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