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長期患有痛證的人經常當作是小毛病,所以甚少求助於醫師。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痛證就是「不通則痛」,也就是說人體氣血產生鬱滯、瘀結等病變,以致於造成臟腑疼痛,有的疼痛很單純,但有的疼痛卻跟疾病有關,若不把疼痛當作一回事,很可能接著就發生疾病。
張盈瀅醫師指出,傳統中醫對痛證有深入的研究,因為許多人體五臟六腑的問題正是因為經絡阻塞、氣血不通,最後導致身體出現各種疾病,雖然痛證不等於一定身體有病,但有些痛證確實是各種疾病的警訊,如果患者的警覺心夠強,就可以事先防範各種疾病。
張盈瀅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長期研究、治療痛證,包括頭痛、胸痛、胃痛、腹痛、脊痛、腰痛、手腳疼痛等,這些痛證,在臨床上都以消除疼痛為主要目標,假如瀉利的腹痛,傷寒的頭痛,如果治療後疼痛未完全消失,就應該不以疼痛作為主證,而須深入了解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疼痛。
運用中醫治痛證並不難,但也不能看得太簡單,最好從基本著手,進一步加以診斷,這樣,不但可理解類似病證的鑒別診斷,也可以從痛證去體會中醫辨證施治的精神。在痛證的性質、特點等具體表現上,例如喜寒者為熱,喜溫者為寒,喜按者為虛,拒按者為實,這些症狀仍然不離八綱辨證的範疇,這也說明了疼痛對一般疾病的診斷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長期姿勢不良,就很容易引起背痛。張盈瀅表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脊背為督脈和足太陽經循行通過的地方,督脈行於脊內,足太陽經分佈背部,雖然同主陽氣,但在發病上前者多屬裡證,後者多表證,治療有很大區別。
張醫師指出,中醫經常將背痛分為背痛、脊痛兩部分來看,一般來說,背痛多由人體太陽經受寒邪侵犯所引起,痛時患者背部會感覺鬱滯不舒服,甚至於連及後項肩胛,像這種情況,可用防風、羌活、獨活、蔓荊子、川芎、甘草等中藥材進行治療。
脊痛患者在發作時,疼痛多在背部中間,發作時身體不能挺直,偶然挺直後會比較舒服,但不能持久,有些患者會伴隨小便頻數清長、腿腳痠軟的情形,主要由於督脈陽虛所致,這時可用山藥、熟地、杞子、附子、肉桂、山萸、甘草、杜仲、鹿角膠、狗脊等中藥材進行治療。
脊痛少實證,背痛少虛證,所以治脊痛不能離開腎,治背痛則必須兼顧肺,這是基本治療原則。但從脊痛來說,督脈循行脊內,治療腎臟應與溫通督脈互相結合,只有靈活用藥,這樣才能起到治療的效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