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非創挫傷下背痛 多見姿勢性症候群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非外力挫傷也可能造成下背痛影響。中醫傷科醫學會理事盧文瑞表示,包括如姿勢性症候群,多見於長期固定姿勢工作的上班族。還有常見於年輕男性族群的僵直性脊椎炎、骨氐髂關節炎,經常發生晨間腰僵超過半小時的情況。

中醫師盧文瑞表示,非外力撞擊、傷害等的非創挫損傷型下背痛,包如姿勢性症候群;此症常見於30歲左右的慣坐辦公室族群,由於長時間固定姿的壓力,造成軟組織的機械性變形。還有僵直性脊椎炎、?髂關節炎;臨床門診見到這類病人多數是年輕男性,腰痛病史超過三個月以上不易痊癒,共同主訴的重點在於:工作多數固定姿或長時久坐;常常在睡到清晨腰薦髂區僵甚致痛醒,晨間腰僵超過30分鐘,腰部不利俯仰,彎腰時手指不易觸及地面,活動可減輕疼痛、不動則更惡化、久病則頭傾背佝腰僂,步伐僵硬。

醫師表示,最初病痛點在腰眼骨氐髂關節部位,腰椎X光可見骨氐髂關節模糊硬化、脊椎間韌帶贅沾黏,整條腰脊如竹節般硬化,由血液檢查可見ESR上升、HLA-B27陽性反應;若連胸部擴張深吸氣也受限,就可能延伸犯及胸椎與肋骨關節。

改善下背痛,從通經絡、解痙攣、除痠痛著手。中醫傷科醫學會理事盧文瑞表示,中醫認為,外在的風寒濕氣、內在的熬夜壓力及不良的固定姿勢是疼痛的因,應配合袪風寒、滌寒濕、清濕熱、疏肝解鬱、活血行氣、散瘀化滯。另外,中老年人的下背痛,病灶多是深層的筋骨或其週旁的軟骨關節囊等組織問題,可配合滋補肝腎用藥,幫助強筋健骨。

中醫師盧文瑞表示,中醫辨證治療,因外在氣溫濕冷或下雨,或變天起風等造成的下背痛,藥方可選用羌活勝濕湯、五積散、麻黃湯加黑丑仁、延胡索;或小活絡丹、麻黃附子細辛湯。損傷閃挫或跌倒受傷者,則可選用:乳香趁痛散、地龍散、桃紅四物湯加小茴香、烏藥、沒藥、乳香加減、血府逐瘀傷加芍藥甘草湯、牛膝、大黃。

盧醫師表示,而體質壯實或因受傷致使大便不通,初期可選桃核承氣湯或復元活血湯來通便活血利氣。體質較虛的下背痠痛,氣血不夠強,易因過度操勞而引發,可選擇青娥丸、獨活寄生湯、金匱腎氣丸。以及中老年的下背痛,常因脊椎退化的問題以及年紀漸大活動、運動量減少,可給予滋補肝腎強健筋骨,補充類似膠原蛋白的方劑,如應用左右歸丸或六味地黃進行加減。

另慢性腰肌筋膜濫用勞累耗損者,除了要好好休息、補充睡眠外,可配合六味丸與獨活寄生湯合方加川七、元胡,用以一邊滋養筋骨益氣養血;一邊去風濕及活血行血、行氣止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背痛 中醫 關節 脊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