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雙磷酸鹽骨鬆藥當心骨折
【聯合報╱李文吉/內湖康寧醫院骨科主任】
用來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症的雙磷酸鹽藥物(Bisphosphonates),能有效降低脊椎及髖骨骨折,自推出後廣被使用,已有10多年歷史。但2005年發現,雙磷酸鹽有引起下顎骨及股骨壞死的併發症後,醫界對此藥的使用,開始謹慎。
也在這一年,德州大學Dr. Odvina首次發表,長期使用雙磷酸鹽治療骨質疏鬆的9名患者,在輕微或無外力下,發生股骨幹骨折的報告。
股骨是身體最強壯的骨頭之一,會發生骨折通常須要高能量的衝擊,像高處掉落或車禍撞擊等;輕微或無外力就發生骨折,即無創性骨折,非比尋常。而其骨折的病理檢查,顯示舊骨換新骨的代謝性骨重塑(Remodeling)幾乎停滯,即所謂「不活動骨」。
不活動骨很像慢性腎衰竭所造成的骨失養症(Renal Osteodystrophy),容易骨折,骨折後又很難長好(延遲癒合),甚至不癒合。
2006年女醫師Jennifer Schneider為文發表本身的經歷,引起更多注意。59歲的Jennifer服用雙磷酸鹽7年,搭紐約地鐵時,車廂煞車輕微頓了一下,竟造成她股骨幹骨折,開了兩次刀,久久才癒! 2008年紐約大學Dr. Lane,就以股骨之無創性骨折,股骨皮質(筒狀部份)看似又硬又厚,斷時卻脆弱如粉筆,據此在論文裡以「粉筆樣骨折」形容。
舊骨換新骨的代謝性骨重塑,是由蝕骨細胞啟動。蝕骨細胞先「吃」掉舊骨,再由造骨細胞回填新骨。骨質疏鬆就是因為蝕骨細胞與造骨細胞間的互動,失去平衡,骨蝕得多而造得少,骨就愈來愈稀疏了。
雙磷酸鹽藥理上能有效抑制蝕骨細胞,等於對骨的重塑踩煞車,舊骨因此不能進行汰舊換新,雖有效避免骨頭變稀疏,但長年累積下來的老骨頭,畢竟不是健康骨骼,硬歸硬,脆弱易斷像粉筆,就是它的罩門了。
今年三月,在紐奧良舉行的美國骨科醫學會年會,兩篇對長期使用雙磷酸鹽導致股骨幹無創性骨折的論文,再度引起媒體、醫界及美國食器藥物管理局的關注,使得一些正在使用雙磷酸鹽的骨鬆患者,感到困惑不安與徬徨。
但一向嚴謹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此時卻撰文指出,無創性股骨骨折是否與雙磷酸鹽相關,猶未定論,但雙磷酸鹽到底可以吃多久?卻成了議題。
雙磷酸鹽還是很好的骨質疏鬆改善藥物,尤其是前三年的治療效果,甚為顯著;筆者認為,比較妥善的做法就是,服用雙磷酸鹽不要超過5年,服用期間,除應注意是否有牙床不適外,最好每年都要做骨密度追蹤,若發現骨密的改善不再明顯,則應考慮改用其他具有造骨效應的骨鬆藥物。
骨鬆的藥物治療,改善與預防許多骨鬆性骨折的發生,雙磷酸鹽居功厥偉,瑕不掩瑜。醫學進步是日新月異的,我們樂觀相信,將來會有更完善的藥物問世。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腳踝扭傷腫得像「麵龜」 把握黃金治療期避免關節炎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女性過了更年期後,每3位就有1位可能因骨鬆而骨折 骨鬆中斷用藥骨折風險更高!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男性也有媽媽手 一動作可檢測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輕忽骨鬆恐增長照負擔!醫:友善居家環境,適度運動及補鈣
不可忽視的慢性病:骨鬆,輕忽恐增長照負擔
護理師肩膀腫如山被虧「大隻妹」 求醫找回美人肩
骨鬆最愛問/骨鬆中斷治療 骨折機率大增
疫情間心情煩悶 長輩因細故吵嘴血糖竟狂飆
退化性膝關節炎打PRP還是玻尿酸好?醫師建議這個選擇更好
女老師頸部疼痛手痠麻 醫:問題在肩膀
中高齡休業後復工 易得類過勞症候群
退化性關節炎第一好發部位不是膝蓋!「這部位」發生率最高且女多於男
坐椅子稍用力 竟腰椎骨折!3大自我簡易檢測法揪出骨鬆高風險族群
醫病天地/防關節退化 避免太粗重工作
膝蓋退化怎麼辦?可以運動嗎?醫:教你退化性關節炎該如何復健,小心照顧膝關節避免疼痛!
感染新冠肺炎後,如何安全重返運動訓練?一表幫你評估「恢復運動量表的心理準備」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骨質疏鬆、長骨刺?醫:6種易長骨刺族群要當心,想預防需做好這些事!
骨質疏鬆症未積極就醫 獨居男跌倒造成多處骨折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疫情外送忙碌 醫師提醒外送員注意職業傷害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女子扭傷膝蓋仍慢跑致前十字韌帶斷裂 醫「種」還給她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猜你喜歡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