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蘇聰明 /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腰椎骨刺常見中老年人,多由老化、過度疲勞、姿勢不良造成,但由於症狀與氣候變化有關,常被誤為「風濕」而加重病情。
兩位老人家腰椎長骨刺,都以為是風濕,自行服用風濕丸,貼風濕膏,不但症狀未獲改善,還差點癱瘓。經過檢查,發現其中一位腰椎長骨刺,幾乎用助行器走路,另一位也是腰腿痠脹疼痛,麻木無力。
建議民眾若筋骨痠痛,服用藥物也無法緩解,最好到醫院照X光、驗血、驗尿,檢查是不是脊椎出了問題或其他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恢復健康。
中醫稱腰椎骨刺為痺症,主要病因除與外傷有關外,肝腎功能失調,或因風寒濕熱侵襲,以致經絡閉阻,氣血不通而引起疼痛。一般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用藥:
腎虛型:臀腿疼痛,活動不便,下肢肌肉萎縮,腰膝痠軟,頭暈眼花,精神不振,採益肝強筋、補腎壯骨的中藥。
血淤型:腰腿刺痛,痛有定處,活動受限,痛處拒按,並常於半夜痛醒,可用活血通痺中藥。
寒濕型:腰腿發涼沉重,活動受限,遇陰雨天疼痛加劇,熱敷後疼痛減輕,宜用溫經散寒、利濕活絡中藥。
濕熱型:腰腿或髖部有燒灼樣疼痛,口腔苦乾,小便黃赤,需用清熱解毒,利濕通絡中藥。
中醫治療腰椎骨刺常以「增生散」為主,再視症狀添加藥物治療,如是腎虛型可加杜仲。
血淤型可加地別,紅花;寒濕型可加附子,肉桂,濕熱型可加黃柏,蒼朮等,以增強療效。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