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正臨季節交替之際,又將反覆折磨風溼關節炎患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黃柏豪表示,少數類風濕關節炎病患無法以傳統口服藥物改善症狀,現在已有新製劑可讓患者改善病情,恢復正常坐息。
黃柏豪指出,大部分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只要按時服藥,都可重回正常生活。口服藥的組合包括消炎止痛藥、少量類固醇和免疫調控劑,大概可解決8成患者問題。但仍有少數病患對傳統的免疫調控藥物不來電,在生物製劑發明前,只能聽憑病情惡化,坐視關節壞死變形。
黃柏豪指出,台中市1名6旬婦女因為手腕、膝蓋和腳踝關節疼痛,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作息。到醫院求診時,不僅走路一跛一跛,手擰毛巾的動作也無法完成。
黃柏豪診斷後,認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開給口服藥物治療。幾個月後,症狀未見明顯改善,便改用新製劑。這種抗腫瘤壞死因子讓患者症狀進步飛快,過沒多久,患者又能重拾鍋鏟,歡歡喜喜為全家下廚。
黃柏豪說,無法用口服治療患者,現在注射抗腫瘤壞死因子後,1到2個月就看得到明顯療效,有的甚至打兩針,關節就不再腫脹。唯一的缺點是價錢昂貴,必須先向健保局申請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不只能對抗類風濕性關節炎,國內還允許用在僵直性脊椎炎與乾癬性關節炎。
黃柏豪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嚴重的發炎性關節炎,常攻擊30到60歲的婦女,先是造成手腳對稱性關節腫脹,進而影響全身,包括肩膀、手肘,甚至咬合關節也受影響。若無適當治療,往往兩年內關節就因侵蝕破壞而變形,造成嚴重的生活障礙。
黃柏豪提醒,氣候變化之際,風溼關節炎病患會比較敏感,或之前就感覺不對勁,或病情加劇,此時要注意保暖,並配合藥物治療,以改善不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