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進產房孕媽咪想打「無痛分娩」卻被老公拒絕:「妳又沒上班,哪來的錢!」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退化關節照護:控制症狀 延緩病程進展

台中榮總骨科部主任李政鴻醫師
台中榮總骨科部主任李政鴻醫師
記者喻文玟/攝影

退化性關節炎在台灣常見於50歲以上,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2人即有1人有退化性關節炎,現在是高齡社會,台灣高齡人口已佔總人口15%,要老得健康有尊嚴,關節照護很重要。

軟骨壞了 肌肉也會痠痛

聯合報元氣講座邀請台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主任李政鴻談「關節照護新觀念」,他強調,「強化肌肉、適度運動、補充營養、減少發炎、適時手術」是照護的五大原則。

李政鴻說,「關節軟骨」可緩衝走路的力量,吸收震動,保護關節。若有一側關節壞了,就會再壞另一個,例如左側壞了,變成靠右側支撐,進而也影響到髖關節。

關節與關節之間是軟骨,軟骨之間還有「半月板軟骨」。軟骨就像避震器,軟骨不好、關節就不好,若軟骨壞掉,人體喪失了關節避震功能,就會改利用肌肉避震,造成肌肉痠痛。「關節、肌肉吸收走路的震動,缺一不可。」

退化性關節炎在台灣常見於50歲以上,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2人即有1人有退化性關節炎,現在是高齡社會,台灣高齡人口已佔總人口15%,要老得健康有尊嚴,關節照護很重要。<br />記者喻文玟/攝影
退化性關節炎在台灣常見於50歲以上,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2人即有1人有退化性關節炎,現在是高齡社會,台灣高齡人口已佔總人口15%,要老得健康有尊嚴,關節照護很重要。
記者喻文玟/攝影

二級以後 惡化速度加快

哪些人容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李政鴻指出,50歲以上、肥胖者(尤其婦女)、骨質疏鬆症、風濕性關節炎、運動員、經常蹲著做事、曾受關節外傷、家族有人罹患此症,都是高風險群。

李政鴻說,臨床上退化性關節炎的診斷會先照X光檢查。一級症狀:少量骨刺、骨贅、關節腔沒變窄;二級有明顯骨刺、骨贅、關節腔變窄(主要在內側);三級有中度多發性骨刺生成、關節腔明顯變窄、骨骼外型硬化;最嚴重的四級已無關節腔、骨骼嚴重硬化且明顯變形、有O型腿,兩個膝蓋靠不緊。需注意的是,從一級到二級症狀,惡化速度較緩慢,但到了二級以後,惡化速度會加遽。

退化性關節炎在台灣常見於50歲以上,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2人即有1人有退化性關節炎,現在是高齡社會,台灣高齡人口已佔總人口15%,要老得健康有尊嚴,關節照護很重要。<br />記者喻文玟/攝影
退化性關節炎在台灣常見於50歲以上,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2人即有1人有退化性關節炎,現在是高齡社會,台灣高齡人口已佔總人口15%,要老得健康有尊嚴,關節照護很重要。
記者喻文玟/攝影

減少蹲姿 肥胖者應減重

李政鴻說,目前美國骨科醫學會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準則是「症狀控制、延緩病程」:鼓勵患者從事低強度有氧運動、走路、游泳、或騎腳踏車;建議肥胖者減重;葡萄糖胺軟骨素無法治療或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針灸或矯正鞋亦無幫助;利用膝關節鏡手術沖洗關節,不但無效也徒增手術風險。

針對以上準則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物理治療、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使用適當護具、選擇適合運動、局部少量類固醇或玻尿酸注射、營養補充、再生醫學:PRP(濃縮血小板)、開刀。

高齡者要盡量減少蹲姿,蹲踞時關節承受的壓力,是站立時的2.5倍到3.5倍;另外,BMI>25的肥胖者一定要減重,只要減10公斤,關節負擔會減少很多。

降低發炎 就能延緩惡化

李政鴻說,退化性關節炎起因是慢性發炎,它會讓退化性關節炎不斷惡化:細胞激素不停活化、膠原蛋白TypeⅡ逐漸崩壞、軟骨基質大量流失、疼痛、慢性發炎,形成惡性循環,以上只要能阻斷一項,就能防止惡化。

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可短期使用,快速減少發炎問題,但因藥物易引起腎毒性、腸胃出血及心血管傷害等副作用,無法長期使用。若從飲食方面保健,哈佛大學推薦抗發炎食物有:番茄、水果、堅果、綠葉蔬菜、橄欖油、多脂魚類。高齡者飲食要減少:油炸、碳酸飲料、豬油、加工肉類。

李政鴻說,關節退化的起因來自於發炎反應,市面上有保健食品透過獨家冷萃濃縮技術,由天然植物乳油木果中萃取出活性關鍵元素──活關素75,安全性高,素食可用。活關素75經臨床研究證實,可有效降低關節發炎,改善患者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力不適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可抑制軟骨磨損,效果優於葡萄糖胺;復健科臨床研究更證實可有效改善患者步態,行走上不費力,讓患者回復正常生活。

退化性關節炎在台灣常見於50歲以上,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2人即有1人有退化性關節炎,現在是高齡社會,台灣高齡人口已佔總人口15%,要老得健康有尊嚴,關節照護很重要。<br />記者喻文玟/攝影
退化性關節炎在台灣常見於50歲以上,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2人即有1人有退化性關節炎,現在是高齡社會,台灣高齡人口已佔總人口15%,要老得健康有尊嚴,關節照護很重要。
記者喻文玟/攝影

吃啥補啥 研究證實無效

以往國人觀念,吃什麼補什麼,其實都是不對的想法: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原蛋白雖是軟骨組成,但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葡萄糖胺╱軟骨素對退化性關節炎是無法治癒的;至於膠原蛋白在衛福部官網也清楚載明,目前無任何證據顯示對於延緩衰老有任何助益。

李政鴻強調,目前髖關節置換手術成功率已達九成以上,可再多用10年以上;施打玻尿酸可延緩退化、減少磨損,但不會再生軟骨,平均半年要打一次三針,三至五成有效。而血小板濃縮生長因子(PRP),對韌帶再生有效,但尚無定論對於軟骨再生是否完全有效。

醫生也提醒,除了透過治療減少軟骨發炎(減少內避震器的磨損),肌力訓練很重要(強化外避震器的能力),「要運動,越不動會讓肌肉萎縮」。可以適度伸展訓練,藉由膝伸直力量的增強,來減輕走路時膝關節的負荷。另外,減少關節過度彎曲,天冷注意局部關節保暖、使用護膝、柺杖等輔具保護自己的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素 葡萄糖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