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大便與小號,對脊髓損傷者來說既耗時又花錢。北市脊損社福基金會發布「屎尿人生」調查報告,發現傷友一天花55分鐘排尿、63分鐘排便,因需甘油球、軟便劑、導尿管、紙尿布等藥物或耗材,平均每年支出「屎尿財」2萬多元,且女性花費比男性高出六成,呼籲政府重視身障津貼的性別公平性。
據統計,台灣有5萬到6萬多名傷友,平均年齡27歲,約六成是因交通意外導致脊髓損傷,其次才是高處摔落、職業傷害或運動傷害等。
北市脊損社福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指出,脊損因損傷部位不同產生不同後遺症,包括四肢癱瘓或下半身癱瘓,另因神經傳導受阻,導致排便與排尿困難。排便不順,恐引發尿路感染、腎臟水腫、痔瘡、直腸脫垂或巨腸症等,所以傷友的首要功課,就是學會如何上廁所。
基金會於國際脊髓損傷日(5日)前夕發布調查報告,回收385份傷友問卷分析顯示,每名傷友平均一年花費2萬多元屎尿財,且女性支出較高,每月排尿平均支出1554元,男性則為871元,一年女性比男性多花1萬多元。
如廁時間,傷友平均每天花55分鐘排尿、63分鐘排便,有部分傷友得花2小時以上。約四到五成傷友無法自行如廁,只能靠家人、外籍看護及居服員協助。排便方式包括甘油球、直腸塞劑、軟便劑、肛門刺激、挖便、灌腸器注水等,排尿則為間歇導尿、紙尿布、尿套、留置型導尿管等。
洪心平分析,女性屎尿財支出較高,主因是生理結構限制,導尿管插入尿道較不便,傾向使用成本較高的紙尿布,但導尿管可清洗後重複使用,較為經濟。只是,身障津貼只依障別輕重補助,未考慮性別,對收入及就業率較低的女性,處境更為弱勢。
此外,傷友每3到4小時排尿一次,每1到2天排便一次,最能保持健康。部分傷友靠有限的雙手活動自行排便,但四肢癱瘓傷友仍得靠外人幫忙。曾有傷友光從腹部按摩、使用甘油球到排便完成,一次就花上4小時,卻因政府居家照顧服務核定時數過少,仍須靠家人、外勞照顧為優先考量。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許超彥說,能聘外勞照顧算幸運了,曾有傷友被關在院子後方的小屋,吃喝拉撒都在同一張床,生活苦不堪言。洪心平認為,長照2.0將服務對象擴大至全齡失能身障,政府應提供足夠照服員及居家服務時數,才能符合傷友基本照顧需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