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肩硬如石、痛點多 怎麼對付才好?

<br />圖片來源:123RF

圖片來源:123RF
現代人不論滑手機或使用電腦,長時間低頭和脖子前伸等不良姿勢,都會增加頸椎與肩頸肌肉群的負荷,肌肉於是經常緊繃僵硬,導致肩頸部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當壓力一來,疼痛更為強烈。即使患者嘗試熱敷、按摩、復健、針灸、運動、及各種放鬆法,還是抱怨肩硬如石、痛點依舊、甚至伴隨頭痛、失眠、疲倦,該如何解套呢?菁英診所復健科陳相宏醫師建議,除了徹底改變習慣與規律運動,另一個治本關鍵就在自癒力,增生療法可助一臂之力。

陳相宏醫師說明,肩頸部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患者在肩頸可見緊繃的肌束(taut band),此病程為雙向發展,有一類患者因壓力大加上長時間固定姿勢不動,使得肩頸部肌肉時常處於緊繃狀態、張力過大;而另一類患者則因長期姿勢不良或受傷而先造成了頸椎小面關節錯位,逐漸使得周邊肌腱韌帶等軟組織連帶受損,肌肉也長期過度負荷,繼之引發肌肉張力不平衡。此外,上述兩者混合發生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陳相宏醫師進一步解釋致病機轉,一開始是肩頸部肌肉如提肩胛肌與斜方肌,因持續緊張收縮而產生了激痛點(trigger point),再一路沿著體表特定區域誘發痛感,若初期單一肌肉之疼痛引發點未能自然痊癒,或治療不夠完全,那麼同一塊肌肉或相鄰的肌肉也會出現其他激痛點,在單側或兩側的肩頸交界和肩胛區域形成大範圍的肌筋膜轉移痛,因此可以找到數個壓痛點。

即使接受藥物與復健治療,不少患者仍感到肌肉緊繃疼痛,原因在於軟組織未得到有效治療。陳相宏醫師則建議增生療法,在超音波導引之下針對受傷的韌帶、肌腱、及小面關節直接注射藥劑(如高濃度葡萄糖水、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以刺激軟組織重新修復、恢復強韌,進而穩定頸椎;此外,也要注射在肩頸區域的肌筋膜層,使肌肉張力回復到正常狀態、乳酸廢物得以代謝,並穩定肩頸區的神經。整體而言,除了治療疼痛根源,還提升生理結構完整性,延緩頸椎退化的發生。

陳醫師補充,有些情況則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嚴重的肌腱撕裂傷、軟組織全斷、開放性骨折、開放性傷口、或患部處於感染發炎狀態等。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

增生療法須多點注射、多次治療,可能令人怯步,還好注射時會使用很細的針和少量麻藥來減少疼痛。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

更多肩頸疼痛問題探討:

頸因性頭痛 https://goo.gl/eB2W5O

頸椎問題如何影響睡眠品質 https://goo.gl/1Dpbls

<br />圖/菁英診所復健科陳相宏醫師 提供

圖/菁英診所復健科陳相宏醫師 提供

頸椎退化 頸部 復健 壓力大 韌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