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老化,關節炎、骨質疏鬆或骨折是不少長輩共同的痛,當今用藥、手術與各種治療方式推陳出新,走向微創化、精準化,對身體負擔也較小。最近美國的臨床經驗更顯示,即便是人工膝關節或髖關節置換手術,有六成的患者能在當天出院。
骨科手術趨勢
1 3D列印客製化模組手術
在手術前運用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再以3D列印技術做出模組,在手術中可用於導航,幾乎各種關節置換手術或骨頭畸形矯正都適用,可幫助醫師迅速且精準執刀,也有助於術後恢復。
2 AR擴增實境運用
擴增實境技術(AR)不只讓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Pokemon Go)大放異彩,還能運用在講求定位精準的脊椎手術上。醫師開刀時只能看到平面,若是戴上擴增實境的眼鏡,可以看到深層的身體結構,增加手術的安全性。
3 輔助手術機器人
進行人工膝關節或髖關節置換手術時,透過機器人手臂協助,可彈性設定當時條件與高精度骨頭切割的特性,做手術導航,精準定位、施力可以準確的切出所需要的平面,增加手術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術後疼痛控制趨勢
多重模式 確實減緩疼痛
過去手術採用全身或半身麻醉,拉長復原時間,如今則會採用多重模式減少患者疼痛。針對不同手術狀況採用各種疼痛控制的方式,如局部麻醉搭配消炎止痛藥物或貼片;甚至患者能依照自己的疼痛狀況控制止痛用藥量,是達成微創手術以及術後當天出院不可或缺的元素。
人工關節置換術
登錄制度 可長期追蹤預後
以往置換人工關節後,手術結果難以全面掌握,有時會遇到髖關節脫臼、感染或磨損問題。自去年起,健保署與醫界推動「人工關節登錄制度」,針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全股關節置換術、部分關節置換術併整形術等七項手術,由醫院上傳手術個案身高與體重,手術路徑與麻醉危險分級,及人工關節植入物醫材等資訊,可長期追蹤預後。
目前瑞典、英國、澳洲、紐西蘭等先進國家,都已建置人工關節登錄制度資料庫。以瑞典為例,制度推行後,人工全股關節再置換率由17%降至7%。未來透過人工關節登錄系統,可提供人工關節產品警訊,減少感染、磨損及死亡率。
運動傷害創新研究
海綿支架讓十字韌帶自行癒合
籃球或足球等撞擊運動常發生十字韌帶斷裂,過去認為前十字韌帶無法自行癒合,必須用其他韌帶或人工韌帶重建。但去年哈佛大學一項研究,使用一種特殊的海綿支架,可將前十字韌帶與軟骨接合,因支架上有生長因子,讓韌帶能夠自行癒合。這對骨科領域而言,是跨時代的進步,目前雖在人體試驗階段,但值得引頸期盼。
骨質疏鬆新藥與研究
早期飲用豆漿 預防成年骨鬆
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治療骨質疏鬆的口服或針劑用藥,今年可望又有一款新藥「抑制骨硬化蛋白抗體」上市,能夠促進骨質形成與吸收。
人體骨質到30歲到達高峰後,就逐年下降。要預防骨質疏鬆,最重要仍是從年輕開始存骨本,透過飲食補鈣加上運動。除了乳製品鈣質豐富外,去年也有一項動物實驗發現,若是早期飲用豆漿,有助於預防成年骨質疏鬆。
骨頭是愈用愈強壯,因此在運動方面,走路、跑步等負重運動,比起騎單車、游泳等運動更能存骨本;但若是關節炎患者則不適合負重運動,反而游泳、騎單車較適合。
關節炎治療新法
骨髓濃縮液注射 治療關節炎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簡稱PRP)治療關節炎,標榜免開刀、免住院,近來相當熱門。如今更有進階的骨髓濃縮液注射治療,抽患者的自身骨髓,內有生長因子與自己的細胞,刺激細胞增生,治療效果更好。
但必須注意的是,無論是PRP或骨髓濃縮液注射治療,都有一定的適用對象,事前的專業評估很重要。坊間不少醫美診所標榜「無刀關節重建」,事實上恐非骨科或復健科醫師執行,民眾切記要慎選,以免花大錢受騙,又賠上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