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5歲擔任工頭的壯年,經常久站監工或行走在不平工程路面上,某天起床腳一碰到地面,如同針刺的疼痛感襲來,發生頻率越來越多,最後竟難以行走,著急就醫診斷罹患足底筋膜炎。很多民眾不禁要問,經常赤腳走健康步道、規律運動和爬山,健康生活型態為何還會罹患足底筋膜炎?
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指出,造成足底筋膜炎頭號公敵正是「老化」,一旦超過30歲,身體的肌力和韌帶等機能,會以每年1%的速度折損,又因個人體質因素和有些人屬於「扁平足」,腳型的弱勢加上過度的跑步、馬拉松、爬山或久站、提重物等不當使用,變成加速誘發症狀的危險因子。
「腳骨結構相當精密」,鍾佩珍說,小小一隻腳有26塊骨頭,為了固定這些骨頭,骨頭間有一百多條如粽子綁繩般的韌帶將骨頭牢牢繫住,還需靠一條「脛後肌腱」支撐起足弓;足底還有如漁網般的筋膜,從跟骨延伸到5個腳趾。
但年紀越大才開始慢跑、爬山等,鍾佩珍說,老化使得肌腱、韌帶退化,不當使用會導致已經退化的韌帶、肌腱不斷耗損、鬆掉,最後就只剩足底筋膜來支撐身體重量,很多病患的足弓塌陷、變形,正因脛後肌腱失去支撐功能,形成「內轉足」,一旦結構塌下來,就更易拉扯到足底筋膜。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當腳一著地,腳底如同針在刺,雖然走幾步後會好轉,但沒過多久又開始疼痛,若不妥善治療,症狀越嚴重甚至無法行走,必須透過服藥減緩發炎、物理治療和日常保健做起,逐漸改善到痊癒。
鍾佩珍建議,日常保健可以40度溫水熱敷、泡腳後再墊高入睡、平常多讓腳休息、走路時稍微暫停,將腳置於小椅子或路邊高起的階梯上休息,少提重物和減重等避免復發。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