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30多歲王姓婦人過年時除照顧嬰兒也要忙著大掃除、做家事,二二八連假時大拇指、手腕附近開始發痛,最後連開瓶罐或擰毛巾都因劇痛無法施力,就診候才發現罹患「媽媽手」,經醫師建議後避免重複施力,讓患部充分休息、熱敷並服用消炎藥後緩解。
苗栗縣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骨科醫師洪志昌:
「媽媽手」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是指位於手背拇指側近手腕的肌腱受到壓迫而發炎的情況,主要症狀是患部出現持續疼痛及腫脹,甚至無法使力,媽媽手最常見於年輕的媽媽常抱嬰兒而造成此種情形,這也是名稱由來。
媽媽手主要是由於拇指的肌腱受到刺激所引起,一般可用簡單的Finkelsteins試驗檢查,方法為將拇指用另4指握住後,腕部向手指方向彎曲,若引起劇痛則可能為媽媽手。
罹患媽媽手時會出現緊繃的感覺,同時大拇指活動受限,還可能觸摸到凸起的腫塊,若再持續工作且讓手腕、拇指施力,如扭轉或用力握住物品等,則疼痛將加劇。
初期治療只會建議先休息、熱敷及以護具固定避免重複施力,視症狀服用消炎止痛藥,必要時局部施打類固醇,當症狀仍無法緩解且越發嚴重時,才以手術治療,而目前的微創手術傷口小、速度快,一般於門診當天即可進行手術,術後待傷口穩定後,就能正常使用手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