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產後或年齡老邁,十之八九都會出現子宮脫垂現象,有的頻尿或排便、解尿困難,也可能因陰道壁變薄磨擦破皮流血造成感染,一名37歲婦女產後受子宮脫垂之苦,經使用「子宮托」改善症狀,但另名老婦子宮脫垂,壓迫到尿道,結果尿液往上回堵導致腎水腫,最後演成腎衰竭,經子宮復位後,才解除疾患。
高雄榮總婦女醫學部指子宮是利用骨盆底的肌肉支托及韌帶懸吊固定在骨盆腔內,但生產損傷或是老化過程造成荷爾蒙改變、膠原蛋白流失,喪失支托力,就可能會造成子宮脫垂,正值育齡的孕產婦,常因懷孕體重增加,產後子宮復舊不全造成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分為4級,第1度是脫垂到陰道一半的位置,第2度已脫垂到陰道中,但子宮頸未突出陰道外,子宮頸在陰道口隱約可見,第3度是子宮頸突出陰道口1公分。第4度是整個子宮和子宮頸都突於陰道口外。
婦醫部醫師侯詠齡說,子宮脫垂會造成頻尿、急尿、夜尿、尿失禁或解尿延遲等情形,也會解便不順,導致便秘。幾乎所有婦女在停經後都有輕微子宮脫垂的可能,孕產婦或早年從事農務,常提重物的婦女是好發族群。臨床嚴重的一例是名腎衰竭阿嬤,她因子宮脫垂,壓迫尿道,尿液回堵導致腎水腫、腎衰竭。
李如悅主任近期收治一名37歲首度懷孕的王小姐,生產過程順利,但生產隔天發生3到4度的子宮脫垂,產後3周仍未改善,因王小姐仍希望繼續懷胎,不適合開刀,因此建議放置子宮托協助子宮復舊,約4個月後,子宮脫垂情形復原良好。
侯詠齡表示,子宮托的使用是子宮脫垂患者不想動手術的另一選擇,目前坊間種類很多,屬自費項目,使用上為每天置入,睡前取出,並需注意洗淨,以避免感染。但預防子宮脫垂,平日則可常做俗稱「提肛」的凱格爾運動,且保持適度體重,少提重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