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per/編譯陳世欽/報導】
30歲以下女性未婚生子的例子已經超過同齡族群生子案例的一半,加上性伴侶不只一人的女性越來越多的趨勢下,鑑定胎兒親子關係的問題可能層出不窮。
紐約時報20日報導,最新的親子鑑定技術採集孕婦的少量血液,用以分析並比對胎兒與可能是胎兒生父男性的DNA。它可在婦女懷孕8或9周時實施,而且不須施加可能導致孕婦流產的侵入性步驟。除有效紓緩焦慮,這種檢測法還可以在一旦胎兒生父不是孕婦屬意的對象時,允許她中止懷孕。反之亦然。
確定是胎兒生父的男性可能更願意在婦女懷孕期間,給予物質與精神上的支持。部分研究顯示,這可能導致胎兒更健康。
部分法界人士說,如果這種檢測法獲得法律上的認可,美國婦女與各州州政府未來可能主動尋求針對胎兒的實質給付,不需等到胎兒出生。里奇蒙大學法學教授蒙托洛表示,按照現行法律,「胎兒出生前,與胎兒有關的任何開支都是懷孕婦女必須自行解決的問題」。
這種檢測法可能造成尷尬,因為它必須採檢至少1名可能是胎兒生父的男性血液樣本。
※延伸閱讀》
‧The New York Times/Before Birth, Dad’s ID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800x100_udnhealth.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300x135_udnhealt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