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愛自己 從胸前開始
定期乳房檢查 雙峰遠離恐懼
【聯合線上企劃╱文/康聯預防醫學】
現代婦女非常忙碌,周旋在工作與照顧家庭之間,卻常常無暇照顧自己,感覺不舒服時,多半都會忽略或拖著不去看病,有些礙於觀念問題而不好意思就醫,因此延誤病情,等到真的發現異狀時,往往錯過了黃金治療期,令人相當遺憾。
康聯預防醫學婦女中心主任吳昭瑩醫師表示,導致乳癌的因素很多,包含:年齡、飲食、運動、基因遺傳、家族史、荷爾蒙、心理壓力等,而其中家族史以及荷爾蒙兩者又最令人關注,因其致癌相對機率較高,如表列。但也無需因此而過於恐懼,除了多加了解之外,定期檢查乳房,是女性朋友關愛自己付諸行動的第一步。
因素 | 潛在可能性 | 致癌相對機率 |
荷爾蒙 | 初經早(<12歲)、停經晚(>55歲)、未曾生育、30歲以後生第一胎、長期補充荷爾蒙、停經後肥胖、過量飲酒、子宮內膜癌患者。 | 1.1~1.9倍 |
家族史 | 母親或姊妹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大腸癌患者 | 2~4倍 |
一側乳房得過乳癌、特殊家族史(停經前得過兩側乳癌)、乳房切片有不正常增生現象。 | >4倍 |
乳房X光攝影:偵測細微鈣化最敏感
每位婦女應定期自我檢查乳房,這雖然是最簡便的方法,但實際實行的婦女卻只有三分之一。由於很多小於1公分的乳癌常常容易被忽略,因此有必要透過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來進行影像診斷。
吳昭瑩醫師指出,乳房X光攝影在歐美國家是廣為使用的乳癌篩檢工具之一,它對於偵測細微鈣化最敏感。根據統計,有20%的乳癌僅以細小鈣化來表現,而在零期癌中更佔50%以上,且幾乎無法用手觸摸得到。因此,透過乳房X光攝影篩檢,可早期偵測出觸摸不到的早期乳癌或可疑鈣化點。由於照攝過程中必須使用儀器壓緊乳房,才能照相,很多女性因為怕痛,多半都不願意檢查,或因受不了疼痛而中途放棄,相當可惜。
面對壓力 繼續執行乳攝檢查
由於參與國健局乳癌篩檢研究暨服務規劃,吳昭瑩醫師已把推動國健局乳房攝影檢查視為職志,因此,她要求團隊,凡是到康聯健檢的女性顧客,只要符合國健局乳攝資格時,都要不厭其煩地說服作檢查。雖然過程中常有顧客因受不了疼痛而口出惡言,但同仁總是耐心說服忍一忍就好。一年來,吳醫師與團隊替570位符合資格的女性進行國健局乳攝,8位發現乳癌,其中原位癌比率為62.5%,乳癌偵測率*為14/1000,比起歐美國家的2-10/1000,可說是不遑多讓。
同樣身為女性,吳昭瑩醫師呼籲,女人一定要愛自己,並且從胸前開始。生活中養成多運動的習慣、避免太晚生育、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最後,養成定期乳房檢查的習慣,一起作挺胸美人!
吳醫師的叮嚀:依年齡選擇最適當的乳房檢查工具
乳房篩檢應依據年齡來選擇最適當的檢查工具。基本上,乳房攝影比較適合較年長的女性,30歲以下的女性,建議以超音波檢查為優先,因為此年齡層之乳癌發生率較低,而且乳腺發達,而接受X光攝影的輻射劑量較高,且較不具診斷價值,除非臨床觸診懷疑有惡性腫瘤時,才需要進一步接受乳房X光攝影。若為3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病史者,則建議以乳房X光攝影為優先,再視情況予以超音波作為輔助掃描。
*乳癌偵測率 (Cancer Detection Rate): 每一千個乳房攝影檢查中, 所偵測到的乳癌個案數.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女孩打不打HPV疫苗 世衛組織說痛痛女孩與疫苗無關
健康@news/3成中年婦女尿失禁 治療方式多元
達文西手術精準切除肌瘤 婦人如願生下第二胎
產後4周大出血 子宮內血管瘤惹禍
母罹癌、女小三來月經、兒卻晚發育…一個看似省錢又方便的習慣,讓一家人內分泌全亂了
困擾女性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高血壓糖尿病機率高
35歲後「黃體素」過低增癌症風險,哈佛醫師:攝取一種營養改善
婦科手術進化 冷刀精準傷口小
擔心婦科手術破壞處女膜 醫師建議她這麼做
子宮內如鐘乳石洞 軟式子宮鏡不用麻醉無痛找病灶
健身女教練罹畸胎瘤 3D單一切口微創手術讓她不留疤
腳腫難以行走 20公分巨大卵巢囊腫竟藏婦人肚
衛生綿條可以用很久不換?女模細菌感染,竟致下肢截肢
打噴嚏咳嗽運動都在漏尿… 醫:3成女性有困難僅6%就醫
子宮內膜異位造成個人和經濟損失大 卻不被重視
身體灼熱、陰道乾澀 泌尿道症候群成熟齡女困擾
職場女強人情緒不穩 更年期提早來荷爾蒙減少作祟
女性私密處過度清潔反容易感染 婦產科醫師教你這樣洗
30歲女罹子宮肌瘤、乳房纖維腺瘤 「發票」是兇手
女醫生產子宮也破裂 同事搶救保住孩子和子宮
醫病天地/月經禁洗頭?醫:洗完吹乾即可
女生狂長鬍子好困擾!3種原因讓毛髮旺盛 小心是身體發出警訊
影/產後大出血 為孕婦死亡率高主因
經痛怎辦?醫教按穴道緩解
女性穿胸罩防胸部下垂?研究結果跟你想得不一樣!
她因不明疼痛送醫 卵巢取出腫瘤「大如沙灘球」
產後或老化自然現象?專家:提早訓練就能降低尿失禁機率
當媽媽的苦!普度搬供品漏尿好尷尬手術擺脫窘狀
大姨媽總提早報到!月經提前5類型該吃什麼改善?
醫病天地/忘了月亮杯存在 黑血嚇壞作家
猜你喜歡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頭痛6年找不出原因 射頻神經燒灼術15分鐘就搞定
胃食道逆流只能坐著睡? 「喬一下枕頭」睡得更舒適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走路好處又多一項!男性每天快走半小時 有助降低罹糖尿病風險
別穿發熱衣褲運動!皮膚科醫師:男性可能得不償失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少婦天冷即手腳冰冷 原來罹患了「冷凝球蛋白血症」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20歲患者住院遭「超級細菌」感染!出現肺炎還併發敗血症...靠這個救活
不只女性受影響 婦產科女醫請老公去打HPV疫苗
藝人郭彥甫傳流感攻心 醫曝關鍵治療時機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戴口罩沒用!臭氧比PM2.5更難防 醫籲濃度高時別出門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