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愛喝奶? 產5.3公斤巨嬰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苗栗縣報導】
「哇!這麼大的寶寶!」苗栗縣頭份鎮為恭紀念醫院前天上午剖腹接生一名重達5300公克的男嬰,體型比一般新生兒大了一號,健康白胖。接生醫師陳榮元說,執業30多年,頭一回接生這麼重的巨嬰。「太太每晚都喝約300c.c鮮乳,沒喝寶寶會一直踢,喝了10分鐘就不會亂踢。」男嬰父親葉志祥擔任牧場鮮乳送貨員,他說,可能妻子郭怡如懷孕時喝多了鮮乳,嬰兒才長這麼大。
陳榮元說,一般新生兒體重約2500至3000多公克,這名男嬰體重相當於3、4個月大的嬰孩,新生兒體重如超過4500公克,就可稱為「巨嬰」;肥胖產婦生巨嬰的機會是一般產婦的3、4倍,但巨嬰長大後,不見得比較肥壯。
葉志祥說,這是妻子第一胎,產檢時就知道嬰兒較大,醫師原估4000到4500公克間,沒想到出生後一秤,竟達5300公克、身長57公分,醫護人員都感驚訝。
他說,妻子原想自然生產,他擔心小孩太大,希望能剖腹產,前天上午9時多生產,比預產期早了4天。
郭怡如說,她原本體重80公斤,懷孕增至90公斤,扣掉嬰兒體重,她只增重4公斤多,她沒有糖尿病,飲食也正常,每晚有喝兩瓶鮮奶習慣,她懷胎時肚子較大,很多人都以為是雙胞胎。
葉志祥身高167公分、體重57公斤,母親160公分,體型都算正常,生下巨嬰,夫婦和家人都驚喜萬分。只是,原先為小寶寶準備的衣服太小了,沒法子穿,陳榮元昨天特別送了一套6個月大嬰兒穿的童裝給小男嬰。
男嬰和育嬰室2千多公克的嬰兒相比,成了「大胖子」,喝奶的胃口也比其他嬰兒好上一倍。
葉志祥說,他出生時僅3300公克,妻子還是早產兒,出生時不到2000公克,沒想到第一胎會是個胖寶貝,過去家族也不曾生過這麼巨大的嬰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更年期婦女易泌尿道感染 醫護:應加強私密處衛生清潔
「13個子宮內膜癌因子」年輕女性要注意! 太胖、愛吃炸物快戒
月經沒來、經血量異常?曾郁文:月經異常,可能身體3部位出現問題
同姓氏不能結婚?為什麼近親繁殖會增加遺傳疾病風險?
每個月都有1次調經、調體質的機會!觀察月經5指標,檢測子宮卵巢健康
骨盆底復健 婦人漏尿大改善
醫病天地/子宮內膜異位 32歲女經痛、流鼻血
她長期腹痛 竟因子宮避孕器放15年致卵巢輸卵管膿瘍
月經不規則是更年期?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 小心6情況都會讓更年期提早發生
懷有身孕能否做重量訓練?醫師:多動致流產觀念已過時
「做人」半年沒懷孕 盡早確認子宮狀態
56歲婦人肚大如懷雙胞胎 醫手術取出超大子宮肌瘤
有肌瘤需要中止懷孕嗎? 婦產科醫師解密關於子宮肌瘤的5大迷思
巧克力囊腫復發導致卵巢壞死 女子憾影響一半受孕機率
熟女抓住青春尾巴 陰道雷射治療搶救幸福、改善漏尿
陰部搔癢 萎縮性硬化性苔癬作怪
醫病天地/頻尿、腰痠 小心骨盆鬆弛
怎麼知道自己是停經了?營養師教你該如何判斷及保養
月經來吃什麼?營養師告訴你最適合月經期階段的食物
女性更年期後腹部愈來愈胖? 5個肚子變胖的後遺症要小心
更年期越晚來越好?《阿茲海默》期刊:失智風險越高
只能靠零食擺脫經前症候群不適?營養師教你根本之道
不穿內褲身體會出現什麼變化?婦科教授曝一個恐怖風險
她新婚不久發現「卵巢畸胎瘤」恐不孕 醫師這樣說
長期便祕小心引子宮肌瘤上身! 身體常出現這些狀況都潛藏危機
中秋「炒飯」太猛!激情後腹痛就醫:女卵巢囊腫破裂
中秋月圓夜太激情! 女卵巢破裂 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連假出遊別憋尿 護理師提醒小心妹妹悶癢
研究子宮內膜異位症 成大教授蔡少正國際獲獎
看婦科該找男醫師還女醫師 網友一面倒曝:他最細心
猜你喜歡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男變性女可以懷孕、生小孩嗎? 婦產科醫曝:有4種可能
不只腰圍肥胖!研究:下巴也是心血管疾病指標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一直掉髮怎麼辦?6招防止髮量變少 洗頭不能天天洗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高血壓一年致4萬人死亡!研究:一動作有助降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