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突然含糊,手上杯子掉了下來,家人以為太累,沒想到,竟然是中風。台灣每年近5萬人罹患腦中風,但不到一成能在「黃金4.5小時」內接受有效治療,患者一旦失能,照護費用平均每年逾50萬元,且超過7成無法重返職場,是個人、家庭與社會的損失。
俗稱中風的腦血管疾病位居113年十大死因第四位,死亡人數1萬2463人。
腦中風三大典型徵兆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陳龍表示,臨床常見患者突然出現嘴歪眼斜、半邊肢體無力、口齒不清等中風的前兆,以為只是太累而休息,但卻錯失黃金治療時間,易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
腦中風有黃金救治時間,陳龍指出,在限定時間內搶救、復健,可減少後遺症。包括盡速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注射或經動脈機械取栓術,並在中風後3個月復健,恢復率可達7至9成,最終可以完全自理生活,並非完全回到發病前的樣子。
中風最可怕的不是死亡,是失能!
陳龍強調,腦中風最可怕的不是死亡,失能才是中風最可怕的後果。台灣腦中風學會啟動「中風防治全民行動」,呼籲全民在第一時間辨識中風徵兆、即刻送醫,是避免失能的關鍵。
多數民眾對中風徵兆有所認識,但實際發生時可能無法立即聯想到中風,常採行錯誤的處置,包括「先觀察看看」、「應該只是太累」、「休息一下應該沒事」,陳龍說,延誤就醫成為治療率低落的隱形殺手,「每延誤1分鐘,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這些細胞再也無法恢復」。
腦中風三大典型徵兆:臉歪嘴斜、單側無力、口齒不清。這三大中風初期症狀常被誤認為感冒、疲勞或低血糖,陳龍提醒,只要出現任一徵兆,就應高度懷疑,一定要「小題大作」。
‧還在用清水煮白飯?食譜網老闆推「用一物取代」味道立刻大升級
‧女子連4天大吃麝香葡萄「差點爆肝」專科醫曝傷肝的意外陷阱
‧69歲退休師赴學生聚會「豪氣全包6萬費用」回家打開存摺心裡發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