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輩年紀逐漸增長、行動日益遲緩,甚至伴隨手抖的症狀,到底長輩是正常的退化,還是罹患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三大神經疾患之一,它是一種進行性的退化疾病,雖不會直接致命,卻會在五到十年間逐漸惡化,造成殘障。
▇發病年齡
典型巴金森氏症/大於41歲
青年型巴金森氏症/21歲~40歲
少年型巴金森氏症/小於21歲
▇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機率(%)
1.全家族沒有人得過巴金森氏症:0.35
2.配偶有巴金森氏症:0.35
3.父或母有巴金森氏症:1.05
4.兄弟姊妹有巴金森氏症:2.10
註:數據來自美國與冰島的研究
▇關於巴金森氏症的研究
●台北榮民總醫院最近在神經學期刊 Neurology《神經學》發表的分析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日後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為一般人的3.24倍。
●台大醫院的研究團隊在神經學期刊 Neurology《神經學》中發表的研究顯示,高血脂患者停用降血脂藥物「史他汀」(statin)罹病機率較高。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劉宏輝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殺蟲劑、除草劑,尤其是巴拉刈的民眾,有較高的風險罹患巴金森氏症。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整理/記者黃文彥;繪圖/杜玉佩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