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腦部.神經

手抖不停 就是巴金森氏症?


繪圖/杜玉佩

罹患巴金森氏症17年,涂慶賀晃動身軀坐在拉坯機前,捏塑出一件一件陶藝作品的故事,今年初本報報導後獲得激賞,也證明了就算罹患這類退化性疾病,人生依然能夠圓夢。

非阿茲海默 心智功能不會退化

健保署統計,全台像涂慶賀一樣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患者,大約有10萬多人,其中男性比女性多一點。儘管罹病之後會出現手抖、行動緩慢的症狀,但與阿茲海默症不同,巴金森氏症並不會讓患者心智功能退化。

手抖、動作緩慢、肌肉僵硬是巴金森氏症患者的三大症狀,造成罹病的原因主要是大腦中製造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退化。台大醫院統計,巴金森氏症平均發病年齡大約58歲。

神經細胞退化 缺乏多巴胺引起

神經細胞分泌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能夠協調人體的運動功能,但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細胞的數量會逐漸減少;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一般而言,這類神經細胞只要退化超過80%,患者就會出現巴金森氏症的臨床症狀。

這樣的臨床症狀是在19世紀初由一位名叫巴金森(James Parkinson)的英國醫師,觀察到六位老人不斷手抖、四肢無力、動作緩慢而來,這也是這個疾病的由來。

初期單側手抖 五期難獨立行走

戴春暉表示,一般人伴隨著老化,神經細胞本來就會退化,但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退化速度更快,導致運動功能衰退。

一般而言,巴金森氏症可以根據病程不同分為五期,初期只是症狀發生在單側,尤其是單側手抖;二期後抖動症狀開始發生在雙側;三期後開始影響走路平衡;到了四、五期後,獨立行走已經幾乎不可能,甚至得仰賴輪椅或臥床。

不會直接致死 但影響生活品質

巴金森氏症是因為腦中缺乏多巴胺,因此補充多巴胺也成為目前巴金森氏症的治療標準,但遺憾的是,增加多巴胺分泌的藥物,並沒有辦法阻止神經細胞持續退化。

國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仁澤表示,巴金森氏症並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因為喪失行動能力,最大的影響是生活品質;後期因為吞嚥困難、臥床,要注意的是生活上的相關風險。

根據統計,巴金森氏症從發病、惡化到完全喪失行動功能,大約需要10年,但仍隨著每人的病情而有所不同,超過10年的患者也所在多有。

年齡致病主因 重金屬也有影響

「年齡是目前所知的主要原因。」陳仁澤表示,目前巴金森氏症的致病原因仍不明朗,但有研究發現經常接觸重金屬、體內累積過多自由基的人,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比較高。

一般民眾隨著年齡退化,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也仍有五成維持正常。陳仁澤表示,雖然導致神經細胞快速凋亡的原因仍不清楚,但目前有藥物治療,健保今年初也給付深層腦部刺激器,保持樂觀的心態,患者仍然可以追求生命的夢想。

【觀察差異】

巴金森手抖 靜止時也停不住

國內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患者中,有超過八成都是60歲以上長者,年紀大本來身體功能就會逐漸退化,家人要提早發現罹病有時候並不容易,尤其這些症狀多半會被誤認為「太老」或「太累」而忽略。

陳仁澤坦言,手抖、行動緩慢本來就是老人的共同情況,而這些情況又與巴金森氏症的三大症狀差不多;他建議家人可以仔細觀察手抖症狀,從細微之處發現罹患巴金森氏症的可能。

他說,一般原發性手抖的頻率比較快,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做動作時手部抖動,但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手部抖動比較緩慢,尤其是靜止不動時也會出現手抖,是最主要的分別。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多巴胺 吞嚥困難 阿茲海默症 巴金森氏症 手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