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腦部.神經

復健機器人助行3個月 29歲中風男重拾登山樂趣

29歲林姓男子中風後接受動力式下肢助行器協助,短短3個月內恢復正常的行走,如今還能登山健行。圖/北醫附醫提供
29歲林姓男子中風後接受動力式下肢助行器協助,短短3個月內恢復正常的行走,如今還能登山健行。圖/北醫附醫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29歲林姓男子年初突然中風,左側肢體癱瘓,無法從床上起身,需要有人從旁協助,生活陷入困頓,心情跌落谷底。為爭取黃金復原期,北醫附醫使用動力式下肢助行器,幫助他復健,僅三個月,他從臥床到可以跑跳,甚至可以登山健行。

中風後復健患者需要有毅力與耐心,有時出現體力不佳等情況,就會讓復健過程大打折扣。北醫附設醫院首創多樣性下肢機器人復健中心,具備高中低階等三種復健機器人,完整提供不同階段的復健療程。

北醫附設醫院副院長暨復健醫學部主任曾頌惠表示,神經與骨骼肌肉損傷期的黃金恢復期為一年,及早讓機器人復健介入,可以有效縮短行走訓練時間約一至一個半月。

據統計,使用機器人復健的族群,以腦血管相關疾病為最大宗,占81%;其次為脊髓損傷,占14%;其他如腦性麻痺孩童等占5%。北醫附設醫院引進的三種復健機器人,涵蓋各階段的步態訓練需求,為不同的病人提供適切的步態訓練。

北醫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副主任鄭憲霖表示,林先生一開始接受傳統的物理治療,但因本身肌肉控制能力不足,縱使使用柺杖,也無法完成完整的走路動作,練習分解動作很難抓到正確施力感。復健團隊評估後,他接受動力式下肢助行器復健,經過25次下肢機器人訓練,並輔以一般復健,3個月後,林先生已可以自行完成走、跑、跳等動作,還能登山健行,重回熟悉的職場。

北醫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表示,北醫附醫2012年率全國之先引進全自動下肢機器人步態訓練系統,迄今逾百名病人藉由機器人復健邁向新生,展現堅強的毅力。今年全新引進動力式下肢助行器及混合輔助動力下肢型外骨骼機器人,於11月正式成立全台第一家擁有高中低階復健機器人的多樣性下肢機器人復健中心。

復健 中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